“摊丁入亩?”
御书房中,身着一袭天洗蓝便衫的庆帝,斜倚在矮塌之上,手中把玩着几上的茶碗,在他面前的有七个人。
在庆国朝堂内各个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首的正是林若甫。
“如何?”
见大臣们面面相觑,也没有说些什么所以然,庆帝也只好再次问道。
“若是能全国推广,此举倒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一老臣沉吟着开口,“只不过,实施起来有难度。”
“丁银被贪腐,在庆国实属常态,如果能全面实施此法确实能极大程度减少此等现象。”
陈萍萍适时开口道。
听到摊丁入亩的详细说法,在坐各位大臣也很快明白了。
毕竟都是久经政坛的,对于政务方面可以说异常敏感。
“不知陛下想出此法的乃是何人?”
身为户部尚书的范建开口问道。
随着他开口,也有不少大臣附和着范建的话。
“四皇子。”
“四皇子?”
范建脑海中瞬间想起李承业的样貌,对于庆国四皇子,在坐大臣可能也只有他比较熟悉。
“可是,四殿下不才六岁吗?”
庆帝嘴角勾着一抹笑意,“在坐诸位大臣,不及一个六岁稚子管用,说起来难道不好笑吗?”
“罢了,朕打算先从京畿开始施行,诸位可有人愿意担此重任。”
法子确实是个好法子。
可一说到施行了。
在坐七位大臣都纷纷闭口不言。
毕竟,摊丁入亩虽然利国利民,可是得罪人啊。
尤其是他们这种本就在贵族阶层的。
做官做到了能在御书房和皇帝议政的地步,家族指定是小不了。
而家族越大,越容易出现此等蛀虫。
常言道,攘外必先安内,如果要正式施行摊丁入亩这一政策,肯定是要先对自己开刀的。
而这种损己又不利人的事,又有谁愿意干?
“陈萍萍。”
庆帝见无人应答,只好随口点名。
“臣在。”
“你觉得让谁去合适?”庆帝问道。
陈萍萍完全没有犹豫,“司南伯管理户部数年,对税收之事了如指掌,臣以为司南伯当为首选。”
“陛下,臣统领户部,平日里诸多事宜,实在是走不开。”范建一听陈萍萍开口,登时不乐意了,“陛下,陈萍萍管理监察院数年,对各地情报了如指掌,常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臣以为陈萍萍更合适。”
“我要管理监察院,如今北齐东夷城战事频发,我若是擅离岗位,前线将士们的生命安危你来负责吗?!”
“我管的是户部,天下的钱袋子,若是前线缺粮导致将士因此丧命,你来负责吗?”
听着两人的争吵,庆帝有些不耐烦的揉了揉眉心,怒道,“好了,林相,你认为谁合适?”
“臣……”突如其来被点名,林若甫环顾了一圈四周,只见其余大臣全都是眼观鼻鼻观心的做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而范建陈萍萍两人仍旧在争吵。
最终无奈之下,林若甫也只得以起身拱手道,“臣愿领命。”
“好,那便由林相亲自挂帅出征,愿凯旋。”庆帝当即拍板。
使得周围大臣怎么看怎么像这三人在框林相,就好像之前内定的人选就是林若甫。
“对了,老四到时候也会和你一起去,他现在在与洪四痒习武,过几天有空了就过去,你记得帮朕多管管。”庆帝接着说道。
这话是他故意说给在场诸位大臣听的。
既然选择用李承业来磨练太子,那么肯定是要有相对的实力。
虽然摊丁入亩一案出现,老四的聪慧在坐各位都有目共睹。
但有一点,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老四年纪太小了。
在坐的大臣无不是人精,在老四前面还有承泽承平,轮也轮不到李承业。
没有人会选择年纪这般小的李承业,除非他是特殊情况。
所以除了庆帝自己来加这一把火助势,别无选择。
……
“一个大周天了,洪师傅。”
就在林若甫领下改革的命令,此刻的御花园内,那一大一小还在练功。
“您刚刚说什么?”
“一个大周天而已,勿要骄傲自满……”
洪四痒瞬间有些头疼,怎么会有人经络如此流畅,就好像那种任督二脉从出生以来就是打开的练武奇才。
“那个……霸道攻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