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城,属于庆国最为繁华的地区之一,位于土地肥沃的江南平原之上,方圆数百里都是地势平坦的鱼米之乡,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产闻名。
韩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驶入城门。
正值春日暖阳高照,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城门口的守卫见到这般阵仗,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上前询问。
韩华出示了朝廷颁发的任命文书,并自报了身份,守卫们立刻肃然起敬,恭敬地放行。
进入城中,韩华环顾四周,只见江州城布局规整,商铺林立,各式建筑错落有致,拥有江南水乡典型的温婉柔美。
街道两旁,小贩的叫卖声、行人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韩华找了一个客栈,让所有人先住下。
“玥儿,等下会有人来接我,你去买一个宅子,以后就是我们的家了。”韩华吩咐道。
“好的,你放心吧!”苏玥闻言,笑道。
不久之后,果然有一队人马来到了客栈,韩华连忙迎了上去。
“韩大人,在下江州通判吴梁博,携带江州官员前来迎接。”一名肥头大耳的国字脸胖子,满脸堆笑地说道。
“在下江州同知汪温,见过韩大人。”
“在下江州司马李成,见过韩大人。”
……
很快,对面一行十几人纷纷自我介绍,他们都是江州城的官府高层。
在古代,一州之地的官员分为为主要官员和辅助官员两大类。
知府:从五品,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负责全州的政务管理,包括财政、司法、教育、治安等各方面。
同知:州的副职,协助知府处理政务,具有相当的行政权力。
通判:通判也是知府的副职,同样负责协助知府处理政务,但可能侧重于某些特定领域,如司法、财政等。
除了上述主要和辅助官员外,古代州内还设有其他各种官员,以协助知府和辅助官员处理各项事务。
长史、司马:州内的重要官员,辅助进行管理。
别驾、治中、主簿:负责辅政、政务、文书等工作。
佐贰官:如县丞、主簿等,他们虽然级别较低,但仍然是州内行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辅佐正印官处理各项事务。
直属官:如经历、知事、照磨、司狱等,他们组成衙门的直接下属机构,负责具体的行政和司法事务。
杂职官:如巡检、闸官、驿官、河泊所大使、仓大使、税大使等,他们处理特定事务,如治安、水利、交通、税收等。
总的来说,古代一州之地的官员以知府为核心,辅以同知、州通判等副职和其他各类官员,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行政管理体系。
江州城内,一场盛大的接风宴正在举行,宴会厅内,灯火辉煌,地点是江州一家最有名的酒楼。
不多时,江州大小官员身着朝服,依次步入宴会厅,各自寻找位置落座,他们的脸上都对这位新任知府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随着一阵悠扬的丝竹之声,韩华在几个江州高层的陪同下步入宴会大厅,众官员纷纷起身行礼,以示敬意。
宴会上,江州同知大人汪温首先致辞,对韩华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一大片好听的马屁之声如潮。
随后,宴会进入了正式的交流环节。
江州几个高层官员,包括负责财政、军事、司法等重要部门的官员,纷纷向韩华敬酒,并借此机会进行试探。
而城中四大世家的代表,更是成为了宴会上的焦点。
他们分别是李氏、王氏、赵氏、陈氏,这四大家族在江州根深蒂固,影响力深远。
他们的家主在宴会上轮流向韩华敬酒,言谈间透露出对韩华的试探与拉拢之意。
“韩大人,我李氏家族在江州经营多年,对地方事务颇为了解,若大人有何需要,尽管开口。”李氏家主微笑着说道,言语间透露出一种自信。
“王某不才,但家族中人才极多,愿为大人分忧解难。”王氏家主紧随其后,言辞中透出一股谦逊与低调,实则也在暗中较劲。
赵氏与陈氏的家主也不甘示弱,纷纷表达了对韩华的支持与敬意,同时也在试探韩华的立场与态度。
面对这些试探与拉拢,韩华保持着冷静,用场面话敷衍了各大家族家主,自己初来乍到,需要站稳脚跟,然后才能决定下一步怎么办。
宴会在一阵欢声笑语和马屁如潮中落下帷幕,不过韩华从刚才的宴会中知道,江州的水恐怕没那么简单。
…………
宴会之后,韩华拒绝了众人请他去青楼消遣的决定,回到了客栈。
他的随从全都在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