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六章 开一间饭店 (1/2)

当华灯初上,寿宁路夜市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瞬间从白日的宁静中苏醒过来。

街道两旁,琳琅满目的摊位如繁星般密密麻麻地排列着,绵延不绝,仿佛一条看不到尽头的美食与商品的银河。

每个摊位都像是一个独特的小世界,被摊主们精心装扮得别具一格。

小吃摊前,那明亮的灯光如同舞台上的聚光灯,将热气腾腾的美食映照得格外诱人。

烧烤架上,炭火熊熊燃烧,火苗欢快地跳跃着,舔舐着一串串鲜嫩的食材,不时溅起的火星子像是夜空中绽放的微型烟火。

铁板烧的摊位则传来阵阵“滋滋”声,伴随着扑鼻而来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各种食材在摊主熟练的翻炒下,迅速变色、熟透,仿佛在进行一场精彩绝伦的变身秀。

除了美食摊,还有售卖各种特色小物件的摊位。

精致的手工艺品、时尚的饰品、独具创意的纪念品……应有尽有。

街道上,人群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食客们或是成群结队,欢声笑语地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分享着彼此的快乐。

或是情侣相伴,手牵着手,在这热闹的氛围中享受着甜蜜的约会时光。

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仿佛在这里,所有的烦恼都被抛诸脑后。

空气中弥漫着各种美食的香气,浓郁的烤肉香、鲜美的海鲜香、香甜的水果香……

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而诱人的味道,让人不由自主地深深呼吸,沉浸在这美食的海洋中无法自拔。

伴随着嘈杂的人声,还有摊主们此起彼伏的叫卖声。

“来尝尝正宗的上海生煎包,皮薄馅大,汁水丰富,一口咬下去,满满的幸福感!”

“新鲜的烤生蚝,现开现烤,蒜蓉香味十足,绝对让你回味无穷!”

这些叫卖声或高亢激昂,或婉转悠扬,像是一首独特的夜市交响曲,为整个寿宁路夜市增添了一份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这条充满烟火气息的街道上,各种美食琳琅满目,散发着诱人的魅力,而马继业的东北烧烤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在这片美食星空中闪耀着别样的光辉。

与上海传统的生煎包相比,生煎包以其小巧玲珑的外形和底部金黄酥脆、上部软糯多汁的口感著称。

咬上一口,鲜美的汤汁瞬间在口中爆开,浓郁的肉香与面皮的麦香相互交融。

然而,马继业的东北烧烤则以其豪放的风格独树一帜。

再看那香气四溢的蟹黄灌汤包,薄如蝉翼的面皮包裹着鲜美的蟹黄和醇厚的汤汁,用吸管轻轻一吸,那鲜美的滋味仿佛能让味蕾沉浸在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

但东北烧烤的魅力在于其丰富的调味和独特的烤制手法。

马继业熟练地在肉串上撒上孜然、辣椒面等调料,随着炭火的烘烤,调料与肉香完美融合,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香料味道和炭火的气息,这种直接而热烈的味觉冲击与蟹黄灌汤包的鲜美细腻截然不同。

还有那甜而不腻的海棠糕,外形如同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软糯的糕体搭配上香甜的焦糖和丰富的果仁,口感层次分明,散发着一种传统中式甜点的雅致韵味。

而东北烧烤则以其多样化的食材令人称奇。

除了常见的牛羊肉串,还有烤鸡翅、烤茄子、烤玉米等,各种食材在炭火上展现出不同的风味,蔬菜的清爽与肉类的醇厚相互搭配,为食客提供了更为丰富和多元的选择,不像海棠糕专注于单一的甜品口感。

马继业的烧烤摊前更是人头攒动,今日他主推的鹤岗小串成为了夜市的明星美食。

那鹤岗小串,承载着历史的韵味,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从鹤岗饭店的“牙签羊肉小串”演变而来。

独特的薄片穿串方式,让每一串肉在炭火的烤制下都能迅速熟透,同时调料也能完美地渗透进肉的纹理之中。

食客们或是站着,或是坐着,手中握着一串串滋滋冒油的鹤岗小串,大快朵颐。

有的直接品尝那原汁原味的香嫩烤肉,有的则将烤串蘸上特制的蘸料,放入口中,瞬间,肉香、料香在舌尖上绽放,还有的把烤串夹在烧饼里,一口咬下去,丰富的口感令人陶醉。

“老板,再来十串鹤岗小串!”

“这小串太好吃了,我还是第一次吃到这么正宗的东北烧烤!”

食客们的赞美声不绝于耳,马继业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他熟练地翻转着烤串,有条不紊地撒着调料,仿佛一位在舞台上尽情表演的艺术家。

趁着片刻的闲暇,马继业赶忙找到阿乐,脸上难掩兴奋之色。

“阿乐,你知道吗?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