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围炉煮茶 (1/2)

在寿宁路夜市的入口处,有一家别具一格的茶馆,名为“唐风宋韵”。

这茶馆的门头在夜市的灯光映照下,散发着独特的古韵。

门口的招牌是一块古朴的木匾,上面“唐风宋韵”四个大字苍劲有力。

两边挂着的红灯笼轻轻摇曳,洒下柔和的光。

走进茶馆,店内的布置宛如一幅唐宋的画卷。

木质的桌椅摆放整齐,其上雕刻着精美的唐宋风格花纹,有象征着吉祥如意的云纹,也有栩栩如生的花鸟图案。

墙壁上挂着一幅幅唐宋诗词的书法作品,那些笔墨或豪放洒脱,或婉约细腻,仿佛能让人看到李白醉酒挥毫的狂放,李清照倚窗填词的惆怅。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混合着夜市里特有的烟火气息,并不显得突兀,反而给人一种别样的宁静与祥和。

爷叔,这位茶馆的主人,正坐在角落的太师椅上,悠然地抽着雪茄。

那缭绕的烟雾,在店内的灯光下缓缓散开,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此时,马继业兴高采烈地走了进来,他的手里捧着几个刚烤好的红薯,那红薯的香气顺着他的脚步飘散开来。

“爷叔,您看我给您带啥来了!”

马继业一边喊着,一边走到爷叔跟前,献宝似的把红薯递了过去。

爷叔眼睛一亮,放下手中的雪茄,笑着。

“哟,小马,这烤红薯可真是个稀罕物,在这茶香四溢的地儿,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说着,便接过一个红薯,轻轻剥开外皮,金黄色的红薯肉露了出来,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马继业也不客气,自顾自地坐下,拿起一个红薯就咬了一口,烫得他直哈气,含糊不清地说。

“爷叔,这红薯可甜了,我刚在地摊那边烤的,就想着给您带几个尝尝。”

爷叔被他的模样逗乐了,笑着说:“你这小子,慢点吃,别噎着。”

说完,也咬了一口红薯,细细品味起来。

“嗯,不错,这味道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乡下的日子。”

随后,爷叔拿起桌上那精致的紫砂壶,手法娴熟地为马继业倒了一杯茶。

马继业赶忙放下红薯,看着面前那冒着热气的茶盏,好奇地问。

“爷叔,这是什么茶啊?闻着好香。”

爷叔轻轻抿了一口茶,缓缓说道。

“这茶啊,叫‘翠玉银针’,可是难得的好茶。这茶叶采摘自云雾缭绕的山间,只取那最嫩的芽尖,经过多道工序精心炮制而成。你尝尝。”

马继业端起茶盏,学着爷叔的样子轻轻抿了一口,瞬间,一股清新的茶香在口中散开,那滋味醇厚而回甘,让他不禁眼前一亮。

“爷叔,这茶真好喝。不过,和这红薯搭配起来,还真是奇妙的组合。”

爷叔笑了笑,目光在茶馆中扫视一圈,说道。

“小马啊,你看这茶馆,咱讲究的就是以茶为友,雅士国风。在这儿,能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感受唐宋的文化底蕴。你觉得这环境咋样?”

马继业环顾四周,由衷地赞叹道。

“爷叔,这地方太棒了。感觉一进来,整个人都放松了许多,跟外面热闹的夜市就像两个世界。”

爷叔点点头,弹了弹雪茄上的烟灰,说道。

“你摆地摊也辛苦,以后摆完地摊啊,就过来坐坐。我看你这孩子机灵,也有股子闯劲。我这儿啊,还能教你些经商之道。”

马继业一听,心中大喜,连忙说道。

“爷叔,那可太好了。我正愁没个明白人指点呢。”

爷叔坐直了身子,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不过,小马,我可不能白教你。我先给你安排个任务,明天你把我的食材供应给半岛大酒店。要是能完成这次任务,我就给你一万元。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你敢接吗?”

马继业先是一愣,随后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就坚定起来。

“爷叔,就你懂我,我接。不过,我没做过这事儿,您可得多给我指点指点。”

爷叔满意地笑了笑。

“行,小马。这半岛大酒店啊,对食材的要求可高着呢。明天一早,就得把货送过去,不能出任何差错。”

马继业认真地听着,不时地点点头。

“爷叔,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准备。”

爷叔摆摆手。

“别急,小马。这做生意啊,讲究的是个稳字。你先把价格,数量,计划想好,列个清单,别到时候手忙脚乱的。还有,和人打交道的时候,要客气点,但是也不能让人觉得你好欺负。”

马继业若有所思地说。

“爷叔,您说得对。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