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御书房。
太子跪伏在地上,浑身止不住地发抖。
虽然在东宫时,他几乎伤心欲绝。
但此刻回归现实,面对父皇和母后二人的强大威压。
他还是十分惧怕。
十几年来,鲜少见到的他们二人同时出现。
没想到,第一次,竟就这样恐怖。
皇后重重地朝木桌拍了一掌。
“太子,你行事太荒唐了!”
“天家的面子,都要被你丢尽了!”
“母后,你听儿臣说……”
“别叫本宫母后,本宫没有你这样丢人的儿子!”
“不过陛下,太子虽行事荒唐。”
“但恕臣妾直言,这消息,未免也传得太快了些!”
皇后已经太久太久,没有走出过寝殿了。
自从叶轻眉那个女人死后。
这是她为数不多的出门走动。
但这次,她不得不出来了。
太子干下这样天大的丑事,还让人宣扬了出去。
他的太子之位,只怕就要不保了!
为今之际,只有祸水东引。
让陛下把目光放往旁处,乾儿才能有一丝机会。
太子眼泪唰唰唰地往外流。
一个劲的想解释,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解释。
毕竟那些传言,都真的不能再真了。
看着太子这副窝囊样。
又想起那样不堪的传闻,以及朝臣的上奏。
庆帝顺手就将手中的几本奏章,朝太子扔了过去。
刚好砸到了太子头上,鲜血缓缓流出。
“你给朕好好看看!”
“因为你做的那些好事。”
“礼部和都察院,都在劝朕废太子!”
“赖名成那个老匹夫,甚至骂到了朕的头上。”
“说朕识人不清,将一个德行有亏的人立为了太子!”
太子将头重重磕在地上。
解释不清楚就不解释了。
母后提醒得对,这事若想过去。
一定要将脏水,泼到旁人头上,自己才能择干净!
“父皇息怒,儿臣知错!”
“儿臣百死莫赎,但此事,儿臣冤枉啊!”
“儿臣只是做些正常的行房之事。”
“万不敢觊觎不该觊觎之人,不敢违逆人伦!”
“是三弟,定然是三弟在背后污蔑儿臣!”
“老三,他为什么要污蔑你?”
“外面流言传得有鼻子有眼,细节都很清楚。”
“老三怎么知道的?”
“他趴在你东宫房顶上吗?”
太子闻言,又说。
“三弟府上有个王启年,轻功一流。”
“听闻大宗师都追他不上。”
“这样厉害的人物,若想躲藏在东宫之中不被人发现。”
“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了!”
庆帝瞥了一眼太子。
“那你说,老三为什么要污蔑你!”
“因为,因为……”
太子有些迟疑。
刺杀老三一事,父皇未必就不知晓。
但若是摆到了明面上讲,一切就不一样了。
可是若不说,此事就足够让他翻不了身。
他沉思了片刻,还是决定赌一把。
“因为三弟误会了儿臣派人去他府上刺杀他。”
“那你有没有派人去呢?”
“没有,儿臣怎么会做这种伤害亲兄弟的事!”
“是三弟误会了,儿臣根本不知晓是哪里的刺客。”
“他们非要说是儿臣的人,可是儿臣压根不知道他们呀!”
“你意思是,又是旁人栽赃的你?”
“儿臣不知,反正儿臣绝对没有要杀三弟!”
“儿臣敢对天发誓,若有虚言,愿受五雷轰顶!”
庆帝摆了摆手。
“行了,不许说这些无稽之谈!”
“先退下吧,此事朕会查清楚。”
“这段时日,你就禁足在府上。”
“没有朕的命令,不得外出,听清楚了吗?”
“是,父皇!”
庆帝又看了眼一旁的皇后。
“你无事,也退下吧。”
皇后欠身行了一礼,也退了出去。
庆帝一人独处,陷入了沉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