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 文明伊始,三祖、三皇 (1/2)

岁月长河河岸。

简述了一番‘女娲’的主要功绩,李易又继续开始了盘点。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三祖!三皇!”

自问自答间,李易轻轻招手,一滴水从岁月长河上溅起。

那水滴在诸世天幕间快速的放大,顷刻间占据了整个天幕。

天幕中,那滴水珠投影出流动的画面:

原始的部族中,一群或以草叶蔽体,或直接赤身的人将一位男子围在中间。

那男子将一些干草填进被掏出孔洞的干木中,插进一根木棍双手快速的搓。

不知搓了多久,干草中渐渐冒出灰烟,紧接着‘噌’的一声燃起了小小的火苗。

男子从旁取来更多的高草干叶将火燃的更烈,又将一根干木放在火中引燃。

少顷,他将燃烧起火焰的干木从火堆中抽出,抬手高举过了头顶。

一瞬间,周围围城一圈的人们齐刷刷跪在了地上,顶礼膜拜,又围着那燃烧的干木载歌载舞。

与此同时,李易的声音也从天幕外传来:

“燧人取火,让人族第一次掌握了自然的力量。”

话落,天幕中的画面也随之变化:

依然是一群身穿草叶制成的‘衣服’的原始人类围在一起。

不同的是,他们这次围着的是一棵大树,而非一个蹲在地上的人。

画面随着他们二十三点五度的仰角移动,显现出一位在大树上‘高空作业’的男子。

他在大树上不断的爬上爬下,渐渐搭起了一座木屋。

众目睽睽之下,他走进自己搭建的木屋,在里面躺下摆出睡觉的姿势。

少顷起身,走到木屋外,指着自己的木屋对族人喊道:“巢!”

大树下,围城一圈的人随之高喊着:“巢!”

喊声中,族人又一次跪了一地,顶礼膜拜后,又围着大树唱起了听不懂的歌,跳起了姿态奇异的舞。

“有巢铸屋,让人族免于了大部分来自活跃于夜间的野兽危害。

“人族初步从顺应自然,走向了借自然之力对抗自然。”

歌舞之中,李易的声音又一次在天幕外响起。

话落,天幕中的画面再变:

这一次,出现在画面中的是一位女子。

她手持用鱼骨穿孔磨成的‘针’,穿了麻做成的线。

捧着一块动物的皮毛,将之一针一线的缝制成适合自身的样子。

良久,缝制完成。

她将缝好的‘衣服’穿在身上,走出了自己的山洞。

部落中,许许多多衣不蔽体的族人注意到了她身上的变化。

好奇的族人纷纷凑了上来围着她询问。

在族人的询问中,她将以动物皮毛做衣的感受和优势都说了一遍,并指着自己身上的动物皮毛说道:“衣!”

“衣!”

一群衣不蔽体的族人随着她高声呐喊,并前赴后继的跪地祈祷、膜拜。

感谢完神的恩赐后,族人们又纷纷起身,围着身穿兽皮的女子唱、跳了起来。

“缁衣氏以鱼骨为针、用兽皮做衣,人族自此有衣蔽体,不再被寒冬冻死、避免了被植物刮伤。

“华夏文明,自此而始。”

随着李易的话音落下,显化了三幅场景的画面轰然散去,那一滴自岁月长河中溅起的水珠复又坠回了岁月长河之中。

李易将手探入水中,在河水中轻轻拨动了一下。

顷刻间,一朵浪花自长河中激起,水幕中显现出新的画面。

“上古时期,伏羲观天地自然,创先天八卦,演六十四卦。

“天人谐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此而始。”

天幕中,一位青年男子踏上高山、涉足沧海、观日出日落、觉四时变化。

每当观察完一种天地变化,他都会刻下一种新的符号以做记录。

随着观察的天象越多,记下的符号也越多。

终于,在将能走过的区域走遍后,他将自己曾记下的符号汇总在了一起。

依其变化原理与相互关联,彼此分类、融合,最终得出八种新的图案,记录天地万象。

男子将这八种图案明明为‘八卦’。

但,八卦虽好,可阐释天地自然万象。

怎奈族人理解困难,更难以利用。

为方便族人理解、利用,他又将八卦拆分,两两相合,先天八卦每一卦的基础上又推出后天八卦,最终得后天六十四卦,以阐述天地自然。

六十四卦的诞生,让族人终于有了学会它、理解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5章 文明伊始,三祖、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