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3孩子 (1/2)

晨曦初照,柔和的光线洒在陈家面馆的招牌上。大冰正坐在店内的角落,思索着这鬼镇的种种谜团。这时,一位老者缓缓步入面馆。

老者身着一袭洗得有些发白的长衫,衣角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摆动,透着一股儒雅的气息。他那一头银发整齐地梳向脑后,脸上的皱纹如岁月镌刻的痕迹,深邃而慈祥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此乃小镇中德高望重的私塾先生——何先生。

陈娃儿见何先生前来,赶忙迎了上去,恭敬地说道:“何先生,您来了。”而后转身向大冰介绍:“冰哥,这就是我跟您提起过的何先生,他在镇上办私塾多年,一心只为了咱们平安镇。他的私塾从来不收学费,就盼着能培养出几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好改变咱们镇贫困落后的面貌。”

何先生微笑着轻轻点头,目光温和地看向陈娃儿,满是赞许与期许。随后,他将视线转向大冰,眼神里带着一丝好奇与审视,像是在探究这个外来者的身份与来意。

那目光仿佛能穿透表象,直抵人心深处,让人在他面前不自觉地想要袒露真诚。

大冰也站起身来,礼貌地向何先生微微鞠躬,以示敬意,一场因着不同身份与目的的相遇,在这小小的面馆里悄然展开,而大冰也隐隐觉得,这位何先生或许知晓这平安镇背后一些不为人知的往事。

何先生目光平和地看着大冰,缓缓开口询问:“年轻人,你是从何处而来啊?”

大冰恭敬地回答:“先生,我是从外地辗转至此。”何先生微微颔了颔首,脸上依旧带着那如春风般和煦的笑容。

随后,两人便开始闲聊起来。

从这小镇的风土人情,聊到外面世界的风云变幻;从古老的传说故事,谈到当下的民生百态。

大冰被何先生的渊博学识与儒雅风范所吸引,何先生也对大冰这个外来者带来的新鲜见闻颇感兴趣。

不知不觉间,一碗热气腾腾的面已见了底。

何先生用手帕轻轻擦拭嘴角,起身准备离去。

恰在此时,小赵匆匆走进面馆。

何先生看到小赵,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几分,轻声问道:“小赵啊,你什么时候来学校上课呢?”

小赵的脸瞬间涨得通红,眼神中满是窘迫,他低下头,嗫嚅着说:“先生,我娘身体不好,我得留在家里照顾她,实在抽不出身去上课。”

何先生听到这话,笑容渐渐凝固,眼神里闪过一丝落寞,他微微叹了口气,无奈地点了点头,说道:“小赵,你是个孝顺的孩子,你娘有你照顾也是福气。

只是这学业,莫要荒废了才好。”

小赵低声应了几句,便忙着去给母亲买面了。

何先生站在原地,望着小赵忙碌的背影,若有所思,良久,才缓缓转身,踱步走出了面馆,那长衫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似也在诉说着一丝淡淡的惆怅。

大冰的目光紧紧追随着何先生远去的背影,那背影虽看似洒脱,却隐隐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沉重。

大冰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虑,直觉告诉他,何先生的灵魂深处定是隐藏着某种执念。

他回过神来,将视线移向身旁的陈娃儿,轻声问道:“陈娃儿,你可知何先生可有什么在乎的人或事情?”

陈娃儿微微歪着头,思索片刻后摇了摇头,脸上带着一丝惋惜说道:“何先生无父无母,无儿无女,一直都是孑然一身。若说他有什么在乎之事,恐怕唯有他一手创办的那所学校了。

他将自己的心血和希望都倾注其中,盼望着能为这平安镇培育出人才,改变小镇的命运。

可如今这小镇成了这副模样,学校也早已没了往昔的生机,也不知何先生心中作何感想。”

大冰听着陈娃儿的话,心中暗自思忖。

何先生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试图以知识的力量拯救平安镇。

可如今镇民们皆已离世,他的理想抱负如同泡沫般破碎,这份失落与不甘或许正是他滞留于此的关键所在。

大冰深知,若要超度何先生,就必须解开他心中这关于学校与平安镇未来的执念。

只是这其中的艰难险阻,怕是远超想象,可大冰的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坚定,他决心深入探寻,还何先生一个安宁。

大冰的眼神中满是惊讶,他紧接着追问陈娃儿:“何先生创办的学校里面还有人上学吗?”

陈娃儿缓缓地摇了摇头,吐出两个字:“早没。”

大冰的眉头皱得更紧了,追问道:“为什么?”

陈娃儿叹了口气,说道:“都出去了。”

大冰一下子愣住了,脱口而出:“去哪里了?”

陈娃儿的表情变得严肃而又带着一丝崇敬,回答道:“当然是去抗日了,不然还能去哪里?”

大冰瞪大了眼睛,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