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惊蛰 (1/2)

卯月初二,春雷始鸣、蛰虫惊觉,是为惊蛰。

是时,清源县李家村村顶黑云压盖,遮天蔽日,风雨欲来,几只野鸭匆忙落入林中,乌云越积越沉,天地间好像压缩成了一道狭缝。

李家夫妇早早收了晾在外面的干粮腊肉,衣裳物什,坐在屋檐下的门槛上吹着凉风。

沉闷闷的天空中,忽然一道凌厉的剑光裁开了整片乌云,一下把天地照得雪亮。

“咚咚——”,接着是一阵闷如布锤的响声,如同大地的心脏在起搏。

“哗啦——”,大雨顷刻间覆盖了方圆百里。

看着狂风乱舞,周天飞扬如同鲲鹏振翅的景象,不由得让人想到这是否有神仙在天上操控着雨云,也难怪人们总是对神明顶礼膜拜奉以牺牲祭祀,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同时更是对这可怕力量的敬畏与恐惧。

惊蛰之后,万物复苏,寒冷将从这片大地上褪去,勃然的生机处处发芽。

李平抽了口旱烟,枯瘦土黄的脸皱得紧巴,眯着眼望着远处泛着白雾的田埂,心底像是压着石头。

刘氏则着急地来回踱步,嘴里止不住地碎碎念,“这么大的雨唷....敢子早晨上的山,咋趁晚上了还不回来?晚上狼多,别被狼叼了去.......”

“你这婆子,聒噪什么!”李平不耐烦地吼道,心底里却更加不安。

“俺弟不是冒失的人,他自个有分寸,你个妇人懂什么!”

风紧扯呼,雨打山林,树林像是压着块石头倒伏向地面。

蜿蜒伸向远处的山路,白雾忽然搅作一团,闯进来个披蓑衣戴草帽的高大汉子,背上挂着羽箭和大弓,肩上扛着只野鹿,如同快马渡河,飞奔而来。

眨眼间那汉子便至屋檐下,“嘭”地将野鹿卸在灶房,足有五六十斤,解下草帽,露出副二十多岁的精干面庞,两颊晕红,鼻梁高挺,眉毛宽直。

李敢见到李平便眯眼一笑,“大哥,我回来晚了,让你和嫂嫂担心了。”

刘氏拿来干燥的麻布盖在李敢身上,端来一碗热乎乎的米粥。

“慢点喝,慢点喝,还多着呢,别噎着了。”刘氏端来蒸熟的腊肉,见李敢风卷残云般折腾着桌上的锅碗瓢盆,又连忙端来几碗米粥。

“嫂嫂做的饭,真香。”李敢狼吞虎咽,嘴里含糊道。

“你这娃,真会讲话。”刘氏笑骂道,脸上笑容更甚。

李平摸了下鹿皮,发现还是温热着的,野鹿后脖颈处有道豁达的口子,显然是被箭矢一击毙命。“弟,你去跟陈猎户学点本事,是好事。但家里粮食咱们一家三口吃的了,没必要冒着险。”

刘氏附和道,“是啊,听来往的商贾说,冬天过去,山里多了不少野狼,有的还去村里叼孩儿吃的。”

李敢听见兄嫂的关心,心底一暖,“爹娘去的早,我从小就被哥哥嫂嫂拉扯大,怎么好意思一直白白吃穿。”

李平比李敢大十岁,父母去世早,李平为了养大李敢缩衣节食,直到弟弟成年才成了家,嫂嫂刘氏是邻村人,是个朴实厚道的妇人,来到李家后并没有嫌弃李敢这张大嘴,而是将其视如己出。

李平听罢顿时板下脸来,训迟道“说的什么话?你是俺亲弟,俺就是不成家不娶媳妇,也得把你养大,不然咋对得起爹娘?”

李敢嘿嘿一笑不再接话,而是转言道,“开春了,山上的野物也多了起来,陈猎户带着我去牛头山,一天便猎了两头鹿、三只野鸡、五只野兔。”

李敢又扒拉了几口米粥,沉吟了会儿,放下碗筷说道,“大哥,陈猎户说明天去深山里打猎,我想跟去看看。”

山里和山外是两码事,山里虽然野物丰富,但风险极大凶险异常,非本领非凡的猎人不敢靠近。相比起来,山外虽然贫瘠些,但胜在安全许多。

李平听了只是皱着长长的眉头,唉声叹气,好像预料到了似的,“早在几月前,你说要去跟陈猎户学艺,我便预感有这么一天....哥感觉你这几月变了许多,变在哪,哥也说不出来。既然你决定了,那就去吧,你比哥壮,也比哥聪明,肯定比哥要有出息!”

李敢听到大哥的应允,像是放下了桩心事,释然一笑,“哥你放心,我一定安全回来。到时候换了钱,给你和嫂嫂置办身新衣裳。”

“好哦,好哦。”李平只是乐呵呵地笑。

天黑地很快,趁着天边还有亮光,两兄弟把野鹿剥皮切肉,挂到井里。做完时已经完全天黑,李敢便回到屋里歇息。

李家盖了两间砖房、一间牛棚和一间鸡舍。房里西边的里屋住着李大夫妇,东屋较小则留给李敢独自居住。

李敢没舍得点油灯,只是摸着黑往炕上一躺,心底默念着系统。

很快漆黑的视野忽然亮起一片蓝光。

【姓名:李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