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飞长这么大,头一回离家如此之久,他与家人自是难掩相思之意。虽说国庆节时他曾回过一趟家,可如今再度归来,他内心依旧激动难平,家人们见他踏入家门,同样喜不自禁。
郭飞父母瞧着从学校返家的儿子,面庞白净,笑得眼角眉梢都是欢喜,满心的愉悦溢于言表。
的确,师专的生活迥异于中学阶段,学习压力减轻了不少,伙食也颇为不错。相较离家求学之前,郭飞肤色白皙了许多,身形也略显富态,整个人看上去颇有城里人的精气神儿,这不正是家人所期盼的模样吗?以后,他还将成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光是想想,便令人开心不已。用郭飞妈的话说,看着郭飞能这样,他们干什么都有劲,即使每天喝凉水都不觉得苦。
听闻郭飞回来了,叔叔婶婶与左邻右舍纷纷聚到他家,都想瞅瞅上学归来的郭飞有何变化。一见到他,众人皆夸赞郭飞变化不小,愈发面皮细腻、模样英俊了。这般情景下,他们总会忍不住对郭飞母亲说上几句好话,言辞间隐隐透着羡慕与些许妒意。
他们这般表现,也并非毫无缘由。
郭飞可是村里自恢复高考后第一个叩开大学之门的人(若师专也算大学的话)。过去,村里虽说也曾出过大学生,可毕竟年代久远,如今已少有人提及。但郭飞考上大学却是近在眼前的鲜活事例。在这之前,村里人大多觉得送孩子上学,无非是让他们认得几个字,不当“睁眼瞎”罢了,至于考大学、读大学,那是想都未曾想过的事儿,甚至连做梦都没出现过这般场景。还记得,村里人刚听闻他考上大学的消息时,有人还心存疑虑,不太相信。但时至今日,他们心底无不盼着自家孩子能如郭飞一般。怎奈自家孩子不争气,在学校里无心向学,死活要辍学回家,实在令人痛心又气恼。还有些家里孩子尚在读中小学,可将来能否考上大学,又有谁能断言呢?虽说他们心怀热望,可终究只是个念想,哪比得上郭飞这般真切可感。
不过,有些人除了羡慕,心里也有说不出的难受。本来和他家的孩子都是一样的人,怎么家良的小飞就突然成了大学生了呢?他们不仅暗暗地在家里在孩子身上使劲,更是在郭飞上学这件事上找些“瑕疵”。虽说只是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甚至有点以讹传讹,但他们就愿意相信,甚至还添油加醋在背后胡乱议论一通。他们之所以这样,似乎是为了让自己心里平衡一点,好受一些。
这不,关于郭飞委培的事情,就一度在村里传得沸沸扬扬。而且这事传来传去,最后变成了,小飞高考分数根本没有达到国家的录取线,实际上是没考上正规的大学;是小飞逼着他爸妈,花钱让他上的民办;听说,毕业还不一定能拿到毕业证呢?而且即使能拿到毕业证,国家不分配工作。有人摇头轻叹,咦!家良两口子,这干的是什么事啊!哪能这么惯着孩子。这些议论后来也传到了家人的耳朵里。
有一天,郭飞妹妹从外面回来,眼泪汪汪地问她爸妈,“哥是不是上的民办大学?村里人都在这么说。”郭飞爸妈一听这话有点哭笑不得,他们知道这些人在乱说,也就没放在心上。是的,自己的儿子上什么学,他们能不知道?
不过,这事儿倒让郭飞爸又念起郭飞委培一事。于是,他暗忖,等郭飞回来,得跟他好生聊聊。想当初,送郭飞上学归来,他就跟郭飞妈念叨过几回,担心委培生和统招生有所不同,怕日后影响郭飞工作。可郭飞妈却斩钉截铁地宽慰他,绝无可能。一来二去,他也就慢慢放下了这份顾虑。
“郭飞,你后来问学校了吗,委培你没什么影响吧?”吃过晚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郭飞爸向郭飞问道。他还记着他送他回来时交代的事情。
“没影响。上学、毕业、工作都没有。”郭飞答道。
“没有就好,没有就好。我和你妈还前面还有点担心呢!”郭飞爸似乎还有点激动。
“我可没有。就你一天天在我面前唠叨个不停。现在怎么样?放心了吧。你难道还不相信你儿子吗。”郭飞妈笑着打趣。
“我没有不相信。只是有时,听见村里人在那风言风语的,心里就没底了。”郭飞爸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郭飞的姐姐和妹妹,也开心地笑了。
她们俩又把村里的传言,给郭飞细细说了一遍,说着说着,不禁又气从中来。
郭飞听了,只是无奈地笑了笑,劝她们别生气,说事实胜于雄辩,时间会证明一切。
“你也不想一想,就算我们是乡下人不懂。和小飞一起去上学的,不是还有个女生吗?上次小飞回来,我就听他说,这女生和小飞还在一个班,而且他爸爸还是个干部,人家能不懂?能被糊弄了去上个民办大学?”郭飞妈虽然没文化,但脑子转得快。
“哦对了,你这同学也回来了吧?”郭飞妈突然问道。
“回了,”郭飞立马回应,又补充道,“我们一起回的。”他下意识强调一同回来,想让家人明白委培和统招无异。
“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