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北王镇守北境,抵御外族,劳苦功高,朕甚是欣慰,特命天北王即日返京,参与朕的登基大典,再行封赏之事,钦此!”
老太监宣读完圣旨后,对着陆长生说道:“王爷,圣上有旨,还请王爷即日随杂家入京面圣吧。”
天北王权势滔天,麾下能人高手众多,天北军,更是一支虎狼之师,骁勇善战,身经百战的重兵。
只要陆长生的一句话,东离皇朝将会在顷刻间分崩离析,也难怪新皇帝会忌惮陆长生的势力。
只不过,陆长生与先帝虽是君臣关系,却也交情匪浅。
一直以来,陆长生屡建奇功,虽然忠心耿耿,却也知道自己功高震主。
但是先帝对自己是极其的信任。
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先帝也算是一代枭雄,鼎力扶持顾长生。
甚至在驾崩之前,还嘱咐新皇不可擅动天北王。
若非如此,陆长生也无法放开手脚去开疆扩土。
而事实上,先帝也没有看错人,陆长生凭借一举之力,将东离皇朝打成了天元第一皇朝。
天北军,更是名震八荒,令各大皇朝闻风丧胆。
只是,先帝终究只是先帝,先帝驾崩之后,新皇登基,对面如此强势的臣子,心存忌惮,这是无法改变的局面。
“此事不急,公公一路舟车劳顿,先下去好生休息。”
“刘管家,带公公下去,好生招待。”
陆长生压根就不给老太监反应的时间,直接让刘管家将老太监下去。
“是,王爷!”
刘管家恭敬地回应道。
待老太监被带走之后,陆长生的眼中闪过一丝寒芒,对着几名侍卫吩咐道:“将各军统领召回议事。”
“是!”
几名侍卫抱拳应答一声之后,便火速离去了。
王府,议事大殿。
陆长生坐在主座之上,左右两旁的位置上,密密麻麻的坐了不少人。
这些人,都是陆长生麾下的幕僚,以及各军统帅。
“圣旨的事情,想必你们也都清楚了,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陆长生的目光扫过众人,淡淡的说道。
“去他娘的,这明显就是小皇帝下的套,王爷,万万不可入皇城啊!”
一个身披盔甲,长的五大三粗的糙老爷们一拍桌子而起,骂骂咧咧的说道。
此人名为王崇,乃是陆长生麾下的一军统帅,一身修为到达了恐怖的指玄境界。
自陆长生起事时,便跟随陆长生南征北战,亦是个难得的将才,曾以三千兵马,大破敌军五万大军,立下赫赫战功。
北境外敌环伺,异族虎视眈眈,好在陆长生的亲自坐镇,这才没出什么乱子。
天北军作为敌人,将会是一头令人心惊胆寒的雄狮。
可一旦作为友军,便会成为人人都垂涎的香饽饽,哪怕是皇帝也不能例外。
若是陆长生回到皇城,必定会被想方设法的夺取兵权。
所以,一旦陆长生回到皇城,或者被下兵权,必死!
“非也,皇上已然降旨,王爷身为臣子,公然违抗圣旨,是为不忠,亦非臣子之道,若是不回,有损王爷威名!”
这时,一个谋士淡淡的说道,一语便点出了问题所在。
谋士不善武,但此人的气息,明显也到达了九品的大宗师之境,堪称恐怖!
天北王的麾下,高手如云,就是不善武的谋士,最起码也是九品大宗师打底。
朝廷本就怀疑天北王拥兵自重,若是陆长生再抗旨,只怕是陆长生的威名有所折损。
“什么臣子之道,我是一个粗人,搞不懂你们文人的那些弯弯绕绕,我只知道,他们皇家能有今日,都是我们王爷的功劳!”
“此举也是为了王爷着想,王爷若公然抗旨,绝不返京,天下人会如何看待王爷,是拥兵自重,亦或者是自立门户,与朝廷分庭抗礼?”
“王爷虽然无愧于心,但是须知,人言可畏啊!”
“管他是拥兵自重还是自立门户,王爷为了东离皇朝,尽心尽力,劳苦功高,若有谁敢针对天北,就是与整个天北大军为敌!”
“论及实力,王爷乃是独霸一方天人境强者,论及势力,天北军更是锐不可当,何惧之有!”
陆长生从始至终都只是静静的看着麾下幕僚吵得不可开交。
几乎都是各抒己见,文人一派,大都觉得陆长生应该回去,而武将一派,基本上都是觉得陆长生不该回去。
所谓伴君如伴虎,皇城作为天子脚下,更是卧虎藏龙。
陆长生若是贸然返回进厂,就等于是羊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