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章 为何有倭国人当差? (2/2)

百人将一堆炭火围在中央,道师一边念着词,一边用木棍翻着炭火,木棍所到之处,火星飘起,蔚为壮观。

道师还有意制造气氛或是出于某种原因,不时口含液体,往火堆里喷洒……

“噗……”

液体遇到高温后,立刻蹿起高高的火苗,引来惊叫声一片。

没人知道,道师嘴里喷出的是什么东西?但人群的惊呼声却随着火苗每蹿起一次,就惊呼一次。

下火海,是当地流传已久的一种集祭神祈福习俗及娱乐于一体的民间活动。它源于先民对火的敬畏,对祖先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一种祭神驱邪求安康习俗。

具有惊险、神秘、参与者众、场面壮观等特征。

下火海首先要请神。即道师手舞足蹈、念念有词地向神明卜爻,以求神应,然后点火。

点火前,先选定一个位置,在这中心点上放一块铁犁头,接着将点燃的火把盖在犁头上,并在上面不断增添大量的木柴,直至烧出一大堆红火碳(即“火场”)。

随后是巡火……最后是下(踩)火海。

下火海前,先把火场拢成平顶堆状,并由道师向神明卜爻,得吉爻后踩过火场。

只见道师脱掉脚上的鞋子后,便一马当先,快速从火海里奔跑而过。

胆子大的围观民众欢呼着,也跟着道师后面快速通过火海,下火海的人都事先按要求脱掉鞋子,但下火海的民众没一个人被烫伤脚。

欢笑声、惊叫声连成一片,好不热闹。

苏谨和韩诗诗两个吃货尝了几个摊位的小吃后,观看道师们上刀山表演后,又观看大家下火海,两人惊叫连连。

表演结束后,苏谨才发现李轩和梦颖早已不见踪影。

“李掌柜他人呢?”苏谨问身旁的亲卫道。

“大小姐,两位掌柜的说了,他们有事情要办,让我们自己游玩,歌圩开场时,他们自然会到。”一位亲卫道。

“哦。”苏谨又拉着韩诗诗去围观下火海。

李轩和梦颖赶到时,湖边早已有人对起山歌,只是歌圩未正式开始,对山歌的场面还未形成气候。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四十章 为何有倭国人当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