黜了义信的继嗣身份,还逼死了他,就为了谋取东海之地,干出了人伦惨剧,来满足他个人野心……我有没有干过这种事?昌幸明明知道我比信玄更好,还偏袒他偶像,四处造我的谣。”
寂静苍麓间那人大声说道:“这个叫吉法师的小孩从小便以脾气暴躁、行为怪异出名,不是穿着奇装异服到处招摇,便是与同龄的孩子打架胡闹,弄得乡里乡亲鸡飞狗跳,不得安宁。据恒兴家人编写的家史‘我家履历略记’所说,婴儿时的吉法师胃口奇佳,常常咬破奶妈的胸脯。奶妈换一个咬一个,破坏了不知多少好胸!最终没人敢喂奶给他吃,一直到后来被人们敬为‘大御乳’的养德院,亦即恒兴之母出现,事情才有所改观。”
“哇啊,”有乐惊讶道,“我哥小时候就有这么凶猛啊?”
“是啊,就是这么彪悍!”名叫季通或者赖乡的落魄文士模样家伙唏嘘道,“搞到他妈妈都烦他。只有恒兴的妈妈能顶得住,所以你爸爸对恒兴之母很敬佩,就收她为侧室,留下她在家里喂奶。”
“简而言之,吉法师是个标准的坏小孩。”寂静苍麓间那人大声说道,“甚至于,就连他的生母土田夫人也无法忍受如此的顽劣,转而宠爱他的兄弟信行去了。母亲尚且如此,家臣们当然更是厌恶吉法师,认为要是让这样一个品行低下的人成为未来的尾张主宰,这一家必然要灭亡的。因此,他们时常向信秀进言,希望剥夺吉法师的继承权,信秀却有自己的一番主张,终于还是保住了吉法师的地位。虽然这时候信长已经获得了继承权,但是如果没有家臣的支持,年轻的信长随时会被废掉。可是信长依然故我,成天穿戴怪异,四处惹是生非,似乎对此毫不在意。对此,平手大人虽然屡次进言,但如信长小时候一般,他的谏言还是屡屡碰壁,没有达到一点效果。信长似乎对自己的荒唐还不满足,在父亲的葬礼上,他不但姗姗来迟、穿戴怪异,更出格的是,居然将一把抹香随手摔在父亲的牌位上后便大摇大摆地转身离去。最后就连平手大人这样忠于信长的人也大为失望。作为信长的老师,眼看着面前的同僚一个个投向信行一方,信长的威信与地位荡然无存,平手大人心中的悲哀可想而知:自己付出了多年的心血,难道就培养出这么一个不成器的人么?如果这个学生继续如此的恶行,自己百年之后,该如何面对信任自己的老主公信秀呢?平手大人出资重修了领内的庙社,奉纳了一对石狮子与神镜,祈祷神灵能平息信长的暴躁与奇异举动,然后他自杀了……”
山坡那边有个响亮的嗓音高声骂回:“信玄就好?他从小赶自己爸爸出来,让信虎在外边流浪几十年,信玄为了吞食外甥氏真的领地,逼死了亲生儿子义信。我有没干过这种事情?伤我们最深的是离我们最近的那个人,希望我们不是那样的人。昌幸家就爱造我的谣,还造谣说我从小不爱念书,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找个男人如果他不会打架,那就等于找了个女人。庄子早就说过,盗亦有道。庄子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势力分分合合,只有对利益的追逐一成不变。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没有钱。北有大内屌似汝,而今坟头草丈五。本来有汤喝,不够,想吃肉,大闹了一番。这下好了,汤都没了。褒贬是买主,喝彩是闲人。容颜易老,无论你是多帅的一枚极品,终究要蜕变为肥大叔。阮瞻无鬼论,但最终遇鬼的故事听过没有?什么叫‘别人随便做做就能成功的事,有些人用心做一辈子也无济于事’?庄子云,‘大仁不仁,大善不惠’。战争里的哲思像狗屁,只有生死才是主题。一发炮弹落下去,还有什么人情世故?有的人太在乎对错了,才产生了更多的错误。一个人并不能选择太多,如果你出生的地方认为这是对的,你一般就不会想它可能在其他地方是错的。活着的意义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超越死亡。《周易》云:‘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有两人打架,我叔叔去拉架。结果受伤的是我叔叔,鼻梁断裂,视力模糊。做老大最紧要的事情,莫过于负责兄弟们的肚皮,大家有饭吃。不要学昌幸,越混越成小混混。就盼着封官进爵,封你个蒙古水军提督,你是哭还是笑?”
我忍不住悄悄问了一声:“他妈妈去哪里了?”
名叫季通或者赖乡的落魄文士模样家伙低声说道:“土田御前生有三个儿子,却独独对次子信行特别溺爱,对长子信长的印象不好,因此常有立信行做继承人的念头,也造成后来信长与信行之间的对立。信行被谋杀之后,从此土田御前的消息也随之埋没,可能出家为尼。”
我曾经以为信长把他妈妈赶走了,直到后来发生本能寺之变,氏乡的父亲贤秀率蒲生家的人保护安土城里的女眷逃到近江避难,人们才发现土田御前也在其中。在这以后,其孙信雄称之为“大方殿”或“大万殿”,并给予化粧领。但是信雄后来领地玩丢了,土田御前遂投靠信长的异母弟信包,渡过晚年。
原来信长一直没把他妈妈赶走,这便与“独眼龙”政宗不同。我那位独眼亲家也是自幼被生母嫌弃,他妈妈义姬一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