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章 天降奇缘 (1/2)

甩货,哦不,二姨夫用手托着金条,仔细的看着,然后让小狐狸又拿过来一个放大镜,仔细的看了起来,这一看就是漫长的三分钟。其实三分钟一晃而过,但在胖子眼里仅次于坐着十一根金条的漫漫长夜,那只是等待天明,而这个是等待判决。等待期间,马胖子开始看周围的摆设,柜台里陈列着各种硬币,各种各样的袁大头和私下铸造的铜币,纪念币,钱币。看来这个二姨夫是专攻钱币的,还算专业对口,这要是给弄个瓷器店里看金条,那就乐子大了。

二姨夫抬抬头,看了一眼马福来,将手中的金条放回到桌子上,慢条斯理的说:“这东西不错,来历不简单。”一听不简单三个字,马胖子有点忐忑,重要文物是不是要上缴国家啊?“这金条应该是民国二十三年的货,而且是德国产的。“德国?“

”这个金条的图案雕刻的为孙中山头像,铸有“中央造币厂制”的字样,背面铸有金条重量、成色、编号、等字样:你这个编号的属于早期。因为当时政府没有铸造设备,所以从德国进口的黄金铸造锻压机器,生产的金条就俗称为老德条。至于说不简单嘛“,二姨夫卖了个关子,马胖子赶忙捧哏的问:”怎么个不简单?“,二姨夫很满意舒爽的接了这个捧哏的话茬儿说:”这老德条是品相非常完好的,市面上老德条不少,但大多数已经有了磕碰划痕,毕竟黄金是非常软的。要不是我见过不少老德条,都以为你这个是新铸出来的了。“虽然马胖子不怎么玩古玩,也知道品相好是个好事儿,代表着高价。”那您看这个金条能卖多少钱?“马胖子紧接着问。”价格么,大约就是市面金子的价格“。”啊?这不算文物么?“

马胖子瞬间眉眼就耷拉了,失望的表情让二姨夫尽收眼底。“这文物呢,一般是指那些能有一定文化底蕴,能反应当时人文风俗习惯或者技术水平等的东西,这老德条虽然是老货,品相也很好,但只能算贵重工业产品,没有太多的价值,毕竟这种东西存世量还是比较大的。”二姨夫的解释虽然不是很专业,但马胖子听懂了,说白了,存量大,没有文物价值。

姚晓倩可没管那个,一声二姨夫那我走了啊,就拉着胖子出了店门。胖子晕晕乎乎的还没被从打击中缓过神来,毕竟如果鉴定成文物,可就可以大把捞钱了啊。小狐狸拉着胖子走啊走,但方向并不是回五金店,而是沿着沈阳道走向了更里面。

“哎哎,去哪儿啊咱们?”胖子想起自行车还在五金店门口呢,赶紧问。“你不卖金条了?”,姚晓倩奇怪的问。“你二姨夫不是都说了么,不算文物,我还是卖金店吧。“。”切,一看你就没在圈儿里呆过,货比三家懂不懂,再问问”。“他是你二姨夫啊,还能骗我?“。小狐狸一脸不屑:“嘛二姨夫,就是那么喊而已,这些店铺流动性大,有时候半年就换一个,还没等知道姓什么呢,就换人了。大家都喊他二姨夫,我也这么喊了而已“。马胖子明白了,天津一个风俗,喊某人如果为了亲切,有时候就指着孩子喊,比如乐乐他老舅,牛牛他姐夫,铁蛋他姥姥,直接简称为老舅,姐夫,姥姥等。

不多时,姚晓倩带着马胖子来到了一家更大的杂项铺子,之所以叫杂项,是因为屋里到处都是各种小玩意儿,老怀表啊,手串儿啊,挂件儿啊,镯子啊,蜡烛台啊,小印章啊,铜壶啊,老瓷器啊,火锅啊,甚至鞋拔子都有,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端的是非常热闹。马胖子仿佛进到了历史长河。姚晓倩这次没喊人,就从柜台里走出一个大胖子,是真的胖那种,腰围起码是马胖子两个半。

”两位看点儿什么啊?呦,这不胖丫头么?,这是刮的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大胖子语气略显夸张,但其实也是天津人一种表达亲热的方式。姚晓倩似乎没介意别人喊他胖丫头,回嘴道:”胖叔儿,和您了比我可算是苗条了,该减肥了啊“,说着,伸手去拍了拍胖叔的肚子。不过很可惜,一点都没拍动。胖叔的肉可是瓷实着呢,拍着都听见啪啪响了也没见肚皮怎么颤动。

“呵呵,减肥能减早减了”胖叔儿一乐,开始给二人倒茶。小狐狸伸手找马福来要过金条,放到胖叔身边的茶海上说:“胖叔,受累给掌掌眼,看看能挂到多钱?”

胖叔拿起金条,仔细看了看,说:这根老德条是从哪儿来的?”。“您甭管哪儿来的,就说这个值不值钱吧?”,小狐狸没等胖子开口,就直接把话扔了过去。胖叔也不接姚晓倩话茬儿,看着轻晃手里的金条对马福来慢条斯理的说:“如果是家传的,能证明你的来源,就值钱,因为这么好品相的老德条市面上不多见。尤其是这编号”说着,指了指金条上二三零零捌捌的编号说:“这表示这根金条是民国二十三年铸造的,第八十八根。八在粤语里和发财的发谐音,这个标号可以称之为发发金条。冲着这个编号,这根老德条价格起码能翻几翻儿。但有个前提,你能证明不是你自己铸造的或者是贩卖来的,新铸造的金条可不值钱,也就是值个金子钱。”

胖子有点儿懵,这东西可是人家给的,根本无法证明来路,自己总不能P张爷爷拿着户口本和金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