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逃婚 (2/3)

,他一个人在村里工业小区打两份工,白天在材料厂里干搬运沙石的重体力活,晚上就到白茶厂里包装茶叶。

但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家白茶厂的仓储物流与销售渠道都出了问题,又遭遇白茶产业的市场波动与价格问题,春茶茶青整体平均价格比前一年同期下降了近两成,除了高端茶的市场销售价格依然坚挺之外,茶农和销售中低端茶叶的白茶企业都面临很大的经营压力,钟子望所在的这家白茶厂就岌岌可危,处在倒闭的边缘。

于是,老板一家勒紧裤腰带,连老带小,不论男女,都熬夜亲自包装茶叶,钟子望被辞退了。

钟子望收入减了一半,林盈盈的第三胎却在这当口来了。

不拿出十万彩礼,休想娶林盈盈过门,林家宁可一尸两命办丧礼,也不要全村人看他们上赶着嫁女儿的笑话。

林铛铛放了话,反正林盈盈当时就是超生的,就不该来他们林家当女儿,他们林家就当没有这个女儿了。

钟子望把心一横,打算和林盈盈,以及林盈盈肚子里的孩子,一家三口殉情算了,慧芳急了,这才有了嫁女儿换彩礼的想法。

钟家走投无路之际,雷家递来了橄榄枝。

雷声一直喜欢钟春水,打小就喜欢,不管钟春水怎么骂他嫌弃他赶他,他都跟狗皮膏药一样,死皮赖脸贴过来。

只要钟春水一句话,他雷声立马捧出二十万块钱当彩礼,娶钟春水过门。

雷声父母脑子活络,在王恺书记回柏乐村当书记,决定带着全村人大干特干的最初,他们就紧紧跟随在王恺书记身边,该投资投资,该出力出力,如今不管是村里的实业公司,还是乡村振兴大酒店,他们统统都有股份,每年就坐在家里分红数钱,都有二三十万的进账,何况他们跟着老王书记学到了经济头脑,又把分红拿去投资更多的产业,钱生钱,用不完的钱。

唯一的儿子雷声要结婚,他们求之不得。

早点找个女人管住儿子,再给他们生几个孙子,老两口的一桩心事可算解决了。

只是儿子看上的是钟家的小女儿,这点让老两口不是很乐意。

雷声父母因为成了村里的有钱人,这几年跟着王恺书记很是见了一些大场面,迎来送往也见多了达官贵人,便自觉在村里高人一等,希望儿子能娶个门当户对人家的女孩,好帮衬儿子的前途。

他们给雷声投资了一些实业,雷声才二十几岁,就已经被评为市里的十大青年农民企业家,若能结到一门可以帮衬儿子事业的亲家,儿子未来当个代表、委员什么的,那人生就更上一层台阶了。

雷声父母设想得挺好,可偏偏儿子喜欢的人是钟家的小女儿。

钟家是什么人家,一个寡母拉扯三个孩子,过去是村里的贫困户,如今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三个孩子都已长大,但也没什么出息,两个儿子都人高马大了,可是一个老婆都娶不起。

这样的亲家,只会把他们雷家当血包,把雷声当他们家的摇钱树。

雷声父母很是嫌弃钟家,可是架不住雷声喜欢。雷声追了钟春水多少年,才换来钟家人的松口,雷声一直觉得自己会在感情荒漠里枯死,没想到突然遇到了绿洲。

这是他爱情之树得以发芽、开花、结果的生机,他怎么能放弃这个机会呢?

于是找父母从好好商量无果,到最后绝食、闹出家的手段都用上了,父母终于同意了这门婚事。

二十万彩礼钱被雷声从银行取出来,一捆一捆,就像一块一块结实的红砖,用一张大红纸小心翼翼包起来,再用一只精致的红皮箱装了,兴高采烈提到钟家去。

因为他们都是畲族,畲族的婚俗,“歌”是贯穿始终的元素,从议婚到完婚,畲歌都是传情、结交、述怀等环节的载体。

雷声拉上一班子畲族兄弟,提着红色皮箱里的彩礼钱,捧着茶叶、糖果、糕点、鸡、鱼、肉、酒等礼物,一路高歌到钟家,引来了无数路人驻足围观。

在畲族传统中,鸡、鱼、肉等食品是重要的下聘礼物。鸡寓意吉祥如意,鱼代表年年有余,肉则象征生活富足。而酒,是畲族人祭祀和喜庆场合不可或缺的饮品,“无酒不成席”,下聘这天送酒,是对女方家人的敬意和感谢。茶叶在畲族文化中更有着特殊的地位,在重要的日子里作为重要的礼品赠送。

雷声准备的酒,是畲族人家家户户都会酿的红曲米酒,又被称为“山哈酒”,是畲乡的特产,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采用上好的糯米、清澈的山泉水和古老的酿造手法酿制而成,醇香浓郁、清冽甘爽、回味悠长。

茶叶,则是雷声精心挑选的白毫银针,一担陈年白毫银针价格不菲,市面价格不比彩礼钱少。

柏乐村位于闽东茶乡,茶乡人嫁女儿素有陪嫁白毫银针的习俗,以示对女儿的珍爱,对女婿的看重,对女儿女婿婚姻的祝福,因而白毫银针又被称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