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士邀入险途,智勇破初局 (1/2)

玉佩入手温润,散发着淡淡的凉意,与卷轴上“诸侯相邀,共商大计”几个字的灼热含义截然相反。

柏羽反复摩挲着玉佩上的纹路,心中如同翻江倒海。

诸侯的邀请无疑是巨大的机遇,代表着晋升的捷径,可赵士大夫这边的事还未处理妥当,贸然离开只会落人口实。

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压得他喘不过气。

窗外夜色深沉,虫鸣声清晰可闻,更衬托出书房内凝重的气氛。

翌日清晨,柏羽踏入了赵士大夫的府邸。

雕梁画栋,气势恢宏,与他简朴的住所形成鲜明对比。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忐忑。

赵士大夫早已在正厅等候,见他到来,脸上堆满了笑容。

“贤侄来了,快请坐。”他语气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寒暄过后,赵士大夫终于说出了此番召见的用意。

“柏羽啊,老夫的藏书浩如烟海,一直想整理一番却力不从心。我看你博览群书,不如就将这编撰目录的重任交给你如何?”

柏羽还未开口,一旁的孙文人便阴阳怪气地笑了起来。

“赵大人,您这可是高估他了。这目录可不是那么容易编写的,没有个十年八载的功夫根本不可能完成。我看他啊,也就只能读读些闲书罢了,这种大任,他可担待不起。”

孙文人的话像一根尖刺,狠狠地扎进了柏羽的心脏。

他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肉里,一股怒火在胸腔中燃烧。

“赵大人,我接受这个任务!”他语气坚定,目光如炬,直视着赵士大夫的眼睛。

“三天。”赵士大夫伸出三根手指,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我只给你三天时间。”

柏羽深吸一口气三天,七十二个小时,他能做到吗?

孙文人在一旁冷笑,仿佛已经预见了他失败的结局。

柏羽没有理会他的嘲讽,转身走向藏书阁,背影挺拔如松。

“三天?呵……”孙文人看着柏羽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我倒要看看,你怎么完成!”吴管家站在赵士大夫身后,眉头紧锁,欲言又止。

他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

藏书阁内,灰尘在阳光的照射下飞舞,空气中弥漫着古老书籍的霉味。

柏羽没有丝毫抱怨,他深知,这三天不仅是考验,更是机会。

他快速扫视了一眼浩瀚的书海,心中已有了初步的计划。

他没有像传统的文人那样一卷一卷地翻阅,而是从书架的排列方式入手,结合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方法,迅速制定了一个高效的编撰计划。

他先将藏书阁的布局绘制成图,然后根据书籍的类别、年代进行分区,并为每个区域编号。

接着,他向吴管家要来了笔墨纸砚,开始记录每一本书籍的名称、作者、年代以及存放位置。

他运笔如飞,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仿佛带着一股强大的力量。

吴管家在一旁看着,他从未见过如此高效的编撰方法,心中对柏羽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两天后,柏羽将厚厚的一摞目录交到了赵士大夫手中。

目录装订精美,条理清晰,不仅包含了每本书籍的详细信息,还附上了藏书阁的布局图以及索引。

赵士大夫仔细翻阅着目录,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好!好啊!柏羽贤侄,你果然没有辜负老夫的期望!”他抚掌称赞,

孙文人在一旁脸色铁青,他原本以为柏羽不可能完成任务,没想到他竟然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而且完成得如此出色。

他紧紧地攥着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了肉里,心中的嫉妒之火熊熊燃烧。

“贤侄,你立了大功,老夫定会好好奖赏你。”赵士大夫拍了拍柏羽的肩膀,语气中充满了欣慰。

“明日,老夫为你设宴庆功!”

柏羽微微一笑他拱手道:“多谢大人栽培。”

夜幕降临,柏羽走出赵府,抬头望向星空。

繁星点点,如同他此刻的心情,充满了希望。

他加快了脚步,朝着董悦的住所走去。

“悦儿,我回来了……”

夜色如墨,点点星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柏羽加快脚步,远远便望见自家小院透出的温馨灯火。

推开院门,热气扑面而来,伴随着一股淡淡的药草香。

董悦正忙碌地在灶台边熬着汤,橘黄色的灯光映照在她恬静的侧脸上,柔和而温暖。

“你回来了!”董悦听到开门声,惊喜地转过身,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