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早上四点就背叫起来,天还很黑,李兰芝煮了饺子。晚上13点刚煮了饺子,吃完就快1点了,4点起来哪里吃的下,老九说:“不饿,不想吃呢。”
李兰芝说:“吃点,离中午吃饭还早着呢,多少垫上点。”
老九吃了三个饺子,喝了半碗饺子汤,觉得饱了,和爸爸妈妈出去拜年。
拜年都是先到自家人家里拜年,所以先到爷爷奶奶家。以前村里拜年都是天很黑就拜年,天亮了就拜完了。就好像谁起的早谁就很有面儿一样。
老九穿上新衣服新鞋,走路都怕粘土,一点一点的走。
到了爷爷奶奶家,老九进门说:“给爷爷奶奶拜年!”
袁福生说:“快进来吧,来了就是拜年,吃糖吃瓜子。”顺手掏出5元钱给老九当压岁钱,嘱咐老九别丢了。
王桂蓉在炕上坐着,板板正正的等着,也不说话,拉着个脸。
后面建军和李兰芝进来说:“老九给爷爷奶奶拜年呀。”
袁福生说:“拜了!拜了!”
王桂蓉说:“我不知道,没给我拜。”
建军和李兰芝在王桂蓉面前跪下,拉着老九也跪下,磕头说:“给爸爸拜年,给妈拜年。老九给你爷爷奶奶拜年呀!”
老九也磕头说:“给爷爷拜年给奶奶拜年。”
王桂蓉这下高兴了说:“哎呀,快起来吧,来了就是拜年来了,坐下吃会瓜子吧。”
老九起身后,拍拍膝盖上的土,这可是老九唯一的新裤子,脏了,挺心疼的。
建军说:“不待着了,还得转去呢。”
袁福生说:“中午上这吃吧。”
李兰芝说:“在这吃什么呀,中午你们过去一块吃吧,过年了,你们还不一块喝点。”
建军和老九继续去别处拜年,毕竟还有那么多的大辈儿呢,都是袁福生没出五服的亲戚。李兰芝不用去,有说法,女的就给自家人拜年,不出去拜年。李兰芝对老九说:“拜年去精神的,别这么扭扭捏捏的,你看人家小孩们多冲实(能闹腾)。”
老九跟着建军先去了袁福生叔伯的弟弟家。进门建军说:“给叔儿(当时说话带儿化音)婶子拜年。”
老九进来有些生疏,以前没出去拜过年,进门一紧张也说:“给叔儿婶子拜年。”
建军的叔叔婶婶一听,笑的前扑后仰,对老九说:“哈哈,老九哇,你就学舌吧,你爸爸管我叫叔儿,你也管我叫叔儿呀?”
老九想了想,害臊的不行,接着说:“爷爷,给爷爷奶奶拜年!”
建军叔叔婶婶都说:“来了就算是拜年了,吃糖。”
建军说:“不待着了,再转转去。”
老人给老九口袋里塞了一把糖说:“不待着了那就拿着,这个糖还吃,大虾酥。”
老九说:“谢谢爷爷奶奶。”
转到了早上六点多了,建军和老九回家,到家里老九拿出爷爷给的五元钱说:“妈,我想买个炮去。”
李兰芝说:“买什么炮,人家商店不过年呀,我给你买了一包摔炮。”
老九说:“哪儿呢?哪儿呢?”
李兰芝从电视柜顶上拿出摔炮,老九打开到院子里摔着玩,还把炮压在出门地上铺的一截红砖下,又放了再门的合叶处。
建军出门倒水,一出屋子踩在上面就响了。这都是建军玩的不爱玩的了,没有被吓到。门上有跟拉簧,门自己弹回去后,门后面的也响了,挨着门口灶台那烧火的李兰芝被吓了一跳说:“去一边去,吓人捣怪的,怎么这么葛怪(跟别人不一样)。”
老九挨了骂,灰溜溜的回屋里看电视,坐着看了一会儿感觉不舒服,又全身没劲儿了,赶紧躺到炕上,一声不吭的躺着,躺了一会,用头顶着坐起来。心里扑通扑通的跳。
屋里的火炕下有个地炉,上面做了一大壶水开了,吱吱的,响起来,李兰芝进屋沏水,看到老九脸色不对,跟老九说:“怎么了?不得劲儿呢?”
老九说:“呆会就好了。”
李兰芝叫建军过来说:“要不你先带老九上村大夫家看看去?”
建军说:“医院都看不好,村里就看的了啦?”
李兰芝说:“那怎么着,老这么着也不行啊,过了年还得赶紧看去。”
建军说:“要不就让他先输点液,医院不是也输了葡萄糖呀,先输个葡萄糖试试。”
老九说:“我没事了,这就快好了。不去了。”
老九用头顶着在炕上乱转,因为难受,又没有力气,转了一圈又一圈,过了好一阵,这个劲儿才过去。
中午,建军把父母叫过来一起吃饭,李兰芝说:“过了年还得带着老九看病去呀,家里您还得多看着点。”
袁福生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