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完了西红柿,买了农用车,这下方便多了,不出远门带着老九看病也方便了不少。
这天刘大娘过来找李兰芝,进门说:“在家呢没?”
李兰芝出来说:“在呢,大娘怎么有空来了。”
刘大娘说:“这不是没事儿干嘛,老了,你大伯还下不了炕了,哪也去不了。前些日子,你大伯也是不得劲儿,看着都不行了,山里有个老太太会看病,是后土娘娘下凡。我带你大伯去看了下,人家就给看了看,当下就好了,现在能吃能喝,就是腿下不来炕,治不了,得换膝盖。你要不带老九也去看看,特别灵。”
李兰芝说:“是嘛,在哪啊?”
刘大娘说:“去山西的道儿上,有个村忘了叫什么名字,你要去,我带你去,我也给去还个愿。”
李兰芝说:“行啊,要是那么灵,看看去,远点还能有多远。”
刘大娘说:“行,那你跟当家的说说,准备准备,我就先回去了。”
刘大娘出来就说:“怎么没看见老九,上他爷爷那去啦?”
李兰芝说:“哎,这不是睡的玩,老看电视,白天也不愿意起,睡觉呢。”
刘大娘走后,李兰芝回屋找老九,老九正躲在西屋里。
李兰芝说:“你没听见你大奶奶来啦?也不出来说个话,怎么这么肉(没出息,不机灵)。”
老九说:“我不想出去。”
李兰芝说:“真是废物,你看看人家小孩们,看见就叫大娘,叫婶儿,谁跟你是的。”
老九不说话了,坐在一边发呆。本来好多次遇到这样的事都要打招呼的,每次都是李兰芝抢在老九说话之前说老九,一般都是“这是你大娘,快叫啊”“这不你婶儿,怎么不说话。”
总是这样,闹的自己都不愿说话了,本来就是要说的,偏偏闹的像有人指挥才行,非常反感。
原本人们就在背后说老九是邪祟上身,还被老九听到,毫不避讳,还故意逗他,这事情都没有和家里说过。因为很早以前和妈妈说过,李兰芝说那是跟你闹着玩呢,别总瞎琢磨。然后就越来越不愿与人交流,也害怕与人交流。
老九知道李兰芝肯定生气了,就拿起笤帚扫地,院子里也扫的干干净净。
李兰芝和建军商量了,订好了去给老九看看病,叫上刘大娘给指路。
在农用三轮车后斗里放了被褥垫着,老九和李兰芝刘大娘三个人坐在上面,建军在前面开车。在一个很偏的上山小路上,有一个石碑,那边停了很多车,都是来这里看病的人。碑上写着几行字,方方正正的,但是,不是人们认识的汉字,没有人认识。李兰芝和建军看了看。建军说:“我看怎么和老九在院子里瞎划的字一样。”
李兰芝仔细看了看谁:“是,真的一样,老九也不识字,就在院里了乱写,写的也不认识,还挺好看,和这碑上的字一模一样。看来老九跟这里有缘份呀。”
老九生病不能上学,在家里无聊的时候就在院子里地上写字,都是自己编的。巧了,和碑上的字一样,也说不清道不明的。
跟着刘大娘到了山脚下一个人家处,跟李兰芝说:“到了,就是这,里面老太太看病,进去要是没人看病了,你就带老九看看去。”
李兰芝进到院子里,里面都是看好了病时不时过来帮着打理打理院子的。有的扫地,有的做饭。来的人都在老太太家吃饭。
李兰芝透过窗户看见有个人正在看病,就等了一会,那个人走后,李兰芝和建军带着老九进来。
李兰芝指着地上的蒲团说:“老九,快给你奶奶磕个头。”
老九给老太太磕了三个头。老太太说:“来人啦,第一次来,怎么了,过来。”
老九看了看,老太太眼睛根本就看不见了,听说已经90岁了,看上去很慈祥,盘坐在炕上。
老九过去后,李兰芝说:“我们总是栽倒,没劲儿,也不总这样,就是时不时犯病。”
老太太说:“嗯,我摸摸就知道了。”
老太太拉住老九的手,攥了攥,又摸了摸老九的头。跟李兰芝说:“没什么事儿啊,不用这看那看的,每逢初一十五向西拜一拜,开始先每天烧,把烧过的香灰撵上一点喝下去,喝个半个月就好了。好了就不用喝了。每天晚上用大被子捂着,用热水蒸一下身体,别吹着。”
李兰芝想,就这么简单吗?大医院看了都看不好。试试就试试吧。
李兰芝说:“那看病给多少钱呀?”
老太太说:“我不收钱,我花不着,你看院子里这些人没,用不着我干什么,有人做饭,给我做上一口吃就行,你就给大家伙放上一毛两毛的就行。”
李兰芝有一个五毛的,就拿出来塞到外面功德箱里。
建军拉着她们回家后,照着老太太说的,在商店买了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