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鬼子?
秦明疑抬头,一张俊秀的男孩的脸映入眼帘,虽然粗糙,但还是能看的出点幼态,应该年龄不大。
“你有哪里不舒服吗?”
段思甜一脸担心的看着秦明疑,眉头蹙起,而秦明疑则在观察四周。
她大致扫了一眼。
周围全是红胶泥,像是在地下。旁边架着块木板充当桌子,上面放着《论持久战》,青油灯在一旁散发着微弱的光,钢笔严重磨损,表皮的漆脱落,但是还在用。
看环境,貌似不是现代的。
“没事,现在是多少年?”
“四二年啊!还说没事!都讲起胡话来了!”
确实像四二年的场景,怎么会发生这么荒唐的事?
见秦明疑还不说话,段思甜接着训斥,“这么糊涂的问题都问出来了!刚才又一直不肯送医,咱部队又不差你这点药!”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前线的战士都用不到的药物,怎么能给她用?
还在她昏迷的时候,秦明疑就已经下意识的拒绝了未知的医疗。
现在她清醒了,就更不能去了。
“我真没事。”
“那你怎么问这么糊涂的问题?”
“我自2024远道而来。”
她眉眼弯弯的,笑着说。
段思甜最开始认为是个玩笑,怎么可能会有时空穿越的人。但当他视线落到秦明疑的衣服上时,却开始相信了。
他们这儿,可没有这么好的料子,也养不出这么水灵的人。
注意到他的视线,秦明疑看了看自己身上,只是最简单的校服,枣红色的长袖外套和直筒运动裤,搭配着一双作战靴。
一时间有些沉默。
“真的?”
段思甜又确认了一遍。
秦明疑点了点头。
在得到确定的答案后,他喊来了一群人,都是十六七左右的小孩,有着他们独属的灵动。
在被告知了前因后果之后,青年们明显兴奋起来。
秦明疑安安静静的坐着,看他们眉眼飞扬,等待他们各种稀奇古怪问法的来临,谁料他们突然安静下来,看向段思甜,而段思甜则转向她,
“我们……什么时候能打走日本人?”
“1945年8月15日,那时候日本发出《终战诏书》,宣布投降,到同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侵华日军128万人向中国投降。”
“后面还打仗吗?”
“有,但都是卫国保卫战。”
秦明疑咬重了“国”这个字眼。
他们的脸上开始有些喜色,段思甜又激动的问,
“现在咱们的国怎么样了?”
“发展的很好,与其用语言形容,我更希望你们亲眼看看那繁华盛世。”
先有国后有家。
他们不问家,因为他们知道,国好了,家又何尝会不幸?
几人很快打成一片。
在聊天中秦明疑得知段思甜他们是在这条地道里负责伏击的,多的没说,她也没问。
装备落后,这种较为灵活的游击方式成为了现在的最优选。
秦明疑静静的看着,民族情感升到极致。
“我可以出去看看吗?”
“现在不太行,得等晚上。”一个圆脸小姑娘答道。
秦明疑耐心等着。
很快夜幕黑了下来,有人来送饭,是一个热情的大娘。穿着打满补丁,不起眼的灰麻布衣。
秦明疑也领了一块不知道什么做成的饼,嚼了嚼,一时间咽不下去,又酸又苦,卡在喉咙里,激起生理眼泪。
“吃不下去别吃了,我家还有点面。”大娘忙过来拍她的背。
秦明疑连声道没事,大娘却一直坚持。
那个圆脸小姑娘站出来说,“同志你去吧,我家就我和我妈两个人了,面也够吃的。”
虽然这样说,她自己也吃着那个像是各种菜和植物纤维揉成的饼子。
话都说到这地步了,秦明疑决定跟大娘出去看看。
跟去能看看地形,又能了解情况。
段思甜让圆脸姑娘陈玥和另一个男孩江起云跟着她,今天晚上没什么任务。
四人从锅灶里钻出来,外面就是大娘的家。
“你们仨等着啊!我去和面。”
“大娘你别忙活了,我有点事想打听。”
“啥事?”
秦明疑问她,“咱这有鬼子吗?”
“当然有了,他们在那边的树林里扎了营,你可别过去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