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章 元光元年 (1/3)

“最高兴的应该是你吧”,墨霏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

“不说了,我去上班了”,我知道墨雨从卫生间出来肯定不会放过我,三十六计走为上。

墨霏把我送到门口,在我脸上亲了一口叮嘱道:“如果玉佩示警,第一时间给雨儿打电话,她会第一时间赶过去帮你”。

我应了一声,开着破旧的千里马到了公司。

墨雨从卫生间出来后,墨霏叮嘱她保证手机畅通,卫国打电话求助的话第一时间赶过去。

“姐姐”,墨雨拿出手机,说道:“今天下午三点半,风雷电三人乘坐的飞机落地,去接她们,还是让她们自己过来?”

墨霏沉思了一会,说道:“把位置发给她们,让她们自己过来。魏远提醒了我,他能通过传言得知日魂的下落,其他觊觎月光之门日魂的组织或个人也可能知道,卫国上班的时候就是脱离我们视线的时候,幸好玉佩可以示警。一旦示警他会第一时间通知你,你立即赶过去护他周全。记住,保护卫国的安全和日魂不落他手是头等大事”。

“我知道了”,墨雨点了点头,问风雷电到了怎么安排?

“如果没有魏远的这件事情,我还发愁找什么借口让风雷电过来一趟。炎黄计划指挥部发布了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完成,正好利用昨晚的事情把风雷电召进京城,你先让墨电追踪血剑和魏远的下落,我想看看数百年不曾露面的血剑为何重新入世,同时告诉她月光之门的所有信息,让她分析月光之门可能的用途。你和墨风、墨雷一起暗中保护卫国和玉佩的安全,等我回来会单独和墨电说炎黄计划的任务”。

“好的,我知道了”,墨雨点了点头。

到公司后,我在后院抽了根烟,回到工位爬到电脑前面打算用无所不能的互联网寻找线索。齐珏说这块玉佩在春秋末期就遗失了,墨家的竹简说明齐家在西汉武帝时期才委托墨家寻找玉佩,时间跨度三百多年,齐家为什么在日魂遗失三百多年后才委托拥有数万墨者的墨家寻找玉佩?这里肯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信息。对齐家来说,月光之门可能是不能外泄的秘密,所以玉佩丢失后齐家并没有借助其他组织的力量寻找玉佩。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三百多年后,齐家甘愿冒着月光之门秘密曝光的危险也要委托墨家寻找玉佩,这里面肯定有齐家不得已的苦衷和理由,否则不会这么做。齐家为什么这么做?

想了半天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但是可以推导出两个结论:一是墨家值得信赖,齐家才会委托墨家寻找玉佩,不担心月光之门的秘密外泄。但是这个结论也有站不住脚的地方,如果墨家值得齐家信赖,玉佩丢失后齐家应该马上寻求墨家帮助,找到玉佩的可能性比三百多年后再寻找要大得多,所以这个结论存在逻辑漏洞;第二个结论是日魂遗失的时候,齐家并不在意,或者说齐家从没想过利用月光之门来做什么。三百多年后,齐家遇到了需要月光之门才能解决的麻烦,找到玉佩才提上日程,拥有数万墨者、可以信赖的墨家自然是最好的帮手,委托墨家顺理成章。毫无疑问,这个结论合乎逻辑,但是需要一个前提,元光元年齐家遇到了什么麻烦,而这个麻烦只有月光之门才能解决,所以才迫切寻找月光之门日魂。

想到这里,我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了元光元年四个字,回车后出来的信息非常多。首页的第二条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内容是这样的: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五月,汉武帝完成了对汉帝国的集权控制,再次下诏举贤良对策,做出了内外政策更化改制的重大决策。外交上将亲姐姐南宫公主远嫁匈奴,改善汉匈尖锐的对立关系;军事上派名将李广和程不识率军屯驻云中、雁门两郡,准备大举反击匈奴;内政上通过全面改革强化中央集权,将大汉的权力牢牢握在手里。

汉武帝是华夏历史上有作为的一位皇帝,历史评价很高,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汉武帝为强化中央集权,有意识的进行变革,我觉得过于笼统,根本找不到和齐家有关的信息。

看到第二篇文章,我发现了汉武帝进行内政改革的另一个关键词:董仲舒。元光元年,汉武帝下诏寻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其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和当时的社会需要,尤其是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结合起来,吸收进其他学派的一些观点,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标志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赏识。文章认为董仲舒的《举贤良对策》是汉武帝为强化中央集权进行更化改制的理论来源。董仲舒在策论中给汉武帝提了五大建议:一是建立明堂礼制,约束贵族行为;二是建立培养官吏的国家太学,从民间选用贤良,为平民知识分子开辟通仕之途;三是提出了一套天人学说,认为君权授命于天,奉行天道才能走向大治;四是限制豪民占田,节制土地兼并;五是以儒家经典统一政治思想,建立封建统治的主流意识,将儒家仁义礼乐作为推行天道,实现大治的具体方法。

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被称为大儒的董仲舒更像一位政治家,他的五项建议从贵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