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电发过来的计算结果给所有人浇了一盆冷水,看着眼前漂浮在液态湖面上的飞碟,大家叹了口气。9973万吨的爆炸当量,先不说自己能不能出去,东非大裂谷西支延伸到地下的裂谷至少有一大半可能完全坍塌,深入地下的裂谷变成暴露在地表的裂谷。
一时间大家默不做声,过了一会秃鹫说道:“如果能把飞碟带回去,中国的科技实力将因此而得到飞速发展,不说其他方面,只要研究并掌握了常温常压条件下的金属氢技术,在超导和电池领域的应用将极大的提升国防和科技实力,而且这种放射性能够屏蔽无线通讯信号,说不定也能屏蔽雷达信号,可以发展成飞机和战舰的隐身技术,所以我决定,雷电小组先行撤出地下裂谷,国刃大队的队员负责把飞碟运输到尽可能远的地方,过程中实时报告所在的位置,一旦发生爆炸,肯定引发裂谷中的火山喷发,加上金属氢爆炸不属于核爆,不会有人知道爆炸的原因。爆炸发生后你们可以根据收集到的放射性数据在最后报告我们位置的地方搜索埋在地底、或露出地面裂谷中的飞碟,找到的概率很大。”
“用不着”,秃鹫的话音刚落,墨电出现在电脑屏幕上,她兴奋的说道:“我对周边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熔岩湖所在的位置正好是六千多年没有喷发的一个火山口,由于地质变迁火山口被黄沙掩埋,结合你们发过来的熔岩湖在地底的深度,以及熔岩湖上部烟囱的高度差计算出熔岩湖上部到地表的岩层厚度为550米左右。根据这些因素我做了爆炸模拟分析,结果显示爆炸当量低于8000万吨时,45度向上的冲击波约占冲击波的50%,无法掀开熔岩湖烟囱上部550米厚的地表岩层,向上的冲击波中约有60%的冲击波会被地表岩层弹回去和纵向的冲击波重合,这时的纵向冲击波相当于总冲击波的80%,相当于6400万吨爆炸当量的冲击波只在地底横向扩散,用不了五分钟以爆炸为中心25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裂谷都会受到影响,并且在爆炸中心区形成五级左右的浅源地震。现在的爆炸当量是9973万吨,向上的冲击波会在一瞬间冲开裂谷上方的岩石表层,形成火山喷发一样的壮观景象,在地底扩散的冲击波只相当于4980万吨当量,对裂谷的影响距离缩短到200公里,只要你们在五个小时之内赶到200公里以外的裂谷,就能把飞碟带回来。”
墨电说完打开一组模拟动图。第一副动图,金属氢在地下五千米、像烟囱一样的洞穴里爆炸,释放出的巨大能量以不可匹敌的态势向四处冲去,横向的冲击波能量巨大但是厚厚的岩石层还是挡住了大部分冲击波,只有一部分冲击波沿着和烟囱相连的裂谷传了出去,向上的冲击波以不可匹敌的力量冲破了上面550米厚的岩石层,冲出了地面。第二副模拟动图以地表为视角,纳米比亚大沙漠中一个巨大的沙丘,正东35公里的地方就是MG株式会社的探矿基地,向东55公里便是大海,陆地上方圆50公里内荒无人烟。画面正中的沙丘突然向上隆起,紧接着沙子和岩石像火山喷发一样被抛上数万米高空,35公里外的探矿基地瞬间消失不见。画面一转以爆心为圆点,以5公里为一个圈层演示爆炸时地表变化状态,从爆心为中心半径为五公里的地方猛得向上隆起,喷发出大量岩石碎屑,紧接着第一个5公里圆环先是隆起,然后向下陷了下去,这样以5公里为一个单位,一直到第11个圆环隆起没有出现下陷,35公里处的探矿基地被深埋到地底,画面显示爆炸结束后,形成了一个直径5公里上大下小的圆锥形的漏斗地貌,深度超过了三千五百米。从爆炸开始到结束,形成这一地貌仅仅用了不到两分钟。最后还模拟出抛上数万米高空的岩石像暴雨一样散落到直径15公里范围以内,细小的岩石碎屑和灰尘在来自大西洋西南风的作用下形成了一条宽约20公里的灰尘带向东北方向的赞比亚、坦桑尼亚飘去。
墨霏看着模拟结果,半天没有说话,她没有办法做出决定,但是理智又告诉她,不管是M国,还是岛国先一步发现这里,也会发现熔岩湖里熔岩是液态金属氢,带走飞碟以后一定也会导致相同的后果,他们会犹豫吗?
答案是否定的,M国和岛国肯定毫不犹豫的带走飞碟,而不会考虑金属氢爆炸近亿吨爆炸当量给这个地方带来的后果,甚至都不会考虑探矿基地里的同胞死活。幸好这里是世界上最荒凉的沙漠之一,没有人烟,只有一个为了寻找飞碟而存在的探矿基地。于是她让墨电把计划上报指挥部批准,同时问墨电探矿基地挖出来的仿锤形物体和金属盒子怎么办?
墨电说道:“看到飞碟的照片,我才意识到M国设立MG株式会社的目标就是这个飞碟,植田的情报为什么提到这两件东西,我想有两种可能,一是它们和1905年的照片一样也是掩人耳目的东西,说明植田雄一的身份已经暴露,或者植田雄一联合M国情报部门给我们设套,咱们赶过去有可能一头撞进陷阱;二是两件东西可能是飞碟的零部件,这样的话就必须拿到,具体是哪种情况,还需要充分论证。”
墨霏沉思了一会,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