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五章 针尖 (2/2)

圈发黑,苍白的嘴唇没有一丝血色,身上的衣服破烂不堪,露出胸膛上一道触目惊心的创伤,血红的皮肉争相恐后向外翻着,紫黑色的血如流水一般汩汩流出,看上去已经死了一般。

四下里白茫茫一片,只有风声与他作陪。体温在一点点流失,新落下来的雪把他变成了一个冰雕。

不知过了多久,一双手把他从雪地里刨了出来,摇着头直叹气:“早跟你说吧,做人不能太善良,就是不长记性。”边说边把昏迷不醒的人扛到自己肩上,继续碎碎念:“就你这性子,还非要逞能,着了道被卖了还帮人家数钱呢!”

入门那天师傅就跟他们说过:“人不要太善良,也不要太大方,日子长了,你会发现——身边的人认为你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曾经别人对你的感激,慢慢都变成了习惯;你对别人的帮助,渐渐都被认为是应当,没有锋芒的人注定一事无成!”

《灵枢·本神》中说“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是说智者养生要顺应节气、调和心情、调理阴阳,才不被虚邪贼风侵袭,真正的长生、安康。

所以,冬日有三养:养阳、养气和养心。

老话说,“冬季不养阳,一年都白忙”。冬天寒气重,人体内的阳气微弱,就容易遭到风寒湿邪的入侵,所以冬日养生第一事,在于藏阳、敛阳,好好养阳。

古语有云:“心髓惕思虑则伤神”。

可现代人生活压力大,难免容易忧思过重,导致气机郁结、甚至影响胃口,患上肠胃疾病。

相传四川峨眉山曾有位老和尚,活到了一百五十岁。当地官府派人前去慰问,并询问他高寿的原因,老和尚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剩有僧人历更稀。若问延年何法术,一生淡泊养心机。”

人生不过一场体验,老是担忧未来的事情,便是在牺牲当下的心情与健康。

尝试将人和事都看淡些,该过去的让它过去,过不去的便让时间慢慢带走它,着眼当下,不慌不忙。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珍惜,彼此没有好好相处,或是年轻时不懂爱,从而伤害了对方,辜负了对方,放弃了对方。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口袋没钱不丢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事千万别干。

后来想起来才发现是自己错了,也明白了当时曾认真喜欢过对方。

这样自然会觉得有些难过和后悔,那么再见面的时候多半还会动心,甚至还想跟对方重新来过。

如纳兰性德说的那样:“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这种东西里面经常夹杂着惆怅,正如李商隐所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本章完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