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隆隆!”
小渔排上的柴油发动机再次启动。
“下午三点半还没到涨潮时间,浪倒是不大,不要太快就行。”
苏向东低喃一声,很快又自嘲一声:“想快也快不起来。”
确实!
通用型的地笼,每一个,又或者说是一排才对,四四主方的,可长度足有十米长度,骨架更是铁制,可不是一般的重,加之他一买就是50个,放入海里,都不需要加铅块,就可以直接沉下去,现在堆在小渔排上,想要行驶快些都动力不足。
目标明确。
在苏家村近海的海域不远,有一大片的暗礁滩,便是放地笼的最佳之处。
小渔排也只用差不多二十多分钟的时间就抵达。
“没涨潮,礁石还能看到,不错!”
苏向东赞叹一句,话中有些多余,换成别人来到这暗礁滩很危险,一个不好会触礁,沉船也是眨眼间的事情,他则不同,哪怕是涨潮看不到礁石,也不怕船底触礁:“呵…看来很长时间没有人来放地笼了,可是个好地方。”
水度在变异双眼之下,清晰可见。
一只只螃蟹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也有大虾蓄势待发准备捕食,数量非常可观。
“开工!”
苏向东一手掌舵,半蹲下一手发力一扯,地笼的一头扎进海里,伴随着小渔排行驶的惯性全部下水。
免除触礁的危险,自然是无所顾忌。
每一排的地笼,几乎是贴着暗礁边缘放的,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捕捉鱼获,就因虾蟹最喜暗礁而聚。
绕了个大圆圈,50排地笼全部放下,几乎将整片暗礁滩给围满。
放完地笼,调转方向继续开船。
双眼一眨不眨凝视海面,船上可是有他购买的三张粘网。
每一张粘网高达10米,长度更是达到500米,因为高度的原因,他必须找个好位置才会放下。
大鱼群不敢奢望,毕竟是超近海的海域,可要是能找到小鱼群,就能发点小财了,至于说零星的鱼群,他宁愿不下网。
时间伴随着小渔排行驶一点一滴的流逝。
一个小时过去。
“果然…近海捕捞太难了,哪怕是能看穿海里的情况都难,更别说那些纯靠运气捕鱼的,更难!”
苏向东感慨万千,也知道原因,无非就是鱼讯枯竭:“近海捕鱼难,超近海更难了!”
继续行驶。
又过十几分钟。
“哈…运气来了。”
苏向东双眼所及,海里正有一个小鱼群慢悠悠的游动,方向正是他的正前方,没有犹豫:“下网!”
放粘网,最好是有两个人最好。
可一个人也可以放,毕竟人类是智慧生物嘛,活人不能让尿给憋死。
一根竹秆穿在上面,一头再固定在船上,形成一个反7字形,将粘网一头一拉入水,然后还是利用船的行驶惯性就实现了单人下粘网的目的了。
他也是这么操作的,且在出海前就准备好一切。
第一张粘网下海。
第二张不着急,观察着小鱼群的动向,拉开一点距离再放下。
如此三张粘网放下,对小鱼群形成一个半包围圈,还是堵着鱼群游动方向的前头,想要没有收获都难。
未了!
一直观察着鱼群动向,发现鱼群还是慢悠悠的,不着急赶路,还开着船到鱼群的后头,直接赶鱼。
赶鱼可是一门技术活。
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太远了没有效果,太近的话,鱼群受惊,就会四散而去,到时候会不会往粘网的位置钻可就说不定了。
有变异的双眼在,一切都不是问题。
大概也是小渔排的柴油发动机惊到小鱼群,有些混乱,幸好大方向没偏离。
没有意外。
粘网上的浮标疯狂的闪烁,时沉时浮,中鱼了呗。
收网,没有什么好说的,就是这么神速。
只有一个人,收网就不得不停船了。
简单粗暴,也不管粘网收上来会不会打结,更不会去一条一条的解鱼,其一是没有这个时间,其二则是不出意外的话,三张粘网,有两张肯定报废,最后一张抢救一下或者还能用,但也只是凑合着能用。
下网容易,收网难。
苏向东也算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了。
只是脸上却扬溢着满足的笑容。
……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