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80元!”
苏向东并没有让三叔等太久,要不是仔细看收款记录,直接看总账就清楚了:“这么一算,总共有600斤出头。”
“是有600多斤!”
苏三叔难得一笑,显得为侄子感到高兴,可同样也有些不甘心:“可惜了三张网,值不少钱呢。”
也是新鲜的鱼太好卖,在镇上市场几乎是抢购,为了加快解鱼的速度,原本还能抢救一下的一张粘网,也让他们给剪掉了,三张粘网全部报废。
“一张就200块钱,算上柴油的钱,也就差不多800块,还赚3880块钱呢。”
苏向东不以为意,为了打消三叔暗暗肉疼,不由加多一句:“我出海不止放粘网,还有50排地笼,明天一早就去收回来,应该有不少的虾蟹。”
“你还放了地笼?”
苏三叔一愣,心里头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半晌后才憋出这么一句话:“你的心真大阿,地笼可不便宜。”
“行了,明天一早,4点吧,我去叫你起来,我跟你一起去收地笼。”苏三叔补充多一句。
“成!”
苏向东也没有拒绝,收地笼一个人还真不太好操作,虽然也能一个人收,可多一个帮手总是好的。
大概是小有收获吧。
叔婶也挺高兴的,饭桌上多了几分的笑声,更胜从前。
吃完饭,本想陪叔婶再闲聊一阵,可被两人给赶走,时间是还早,可考虑到第二次凌晨4点出头便要出海,确实是该早点休息。
以捕鱼为生之家。
别说是凌晨四点起床了,就是凌晨三点便起,然后做做准备,三点半就启航出海都大有人在。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少人以捕鱼为生的原因之一吧。
星光点点!
凌晨四点一刻。
叔侄两人就出发,什么头灯,什么渔船用的远程照明灯,装备齐全,也都有现成的。
毕竟苏三叔有时候也跟三婶凌晨出海,没有照明设备是不少的,属于常备的东西。
“轰隆隆!”
苏向东依旧掌舵,自小在这边长大,摸着黑也能找到暗礁滩的位置。
有远程照明灯,凌晨也是退潮期,不到二十来分钟,小渔排便抵达地笼的们位置。
不需要打招呼。
海面上飘浮着大大的泡沫浮标,苏三叔一勾,就发力拉第一个地笼了。
苏向东也没有闲着,关闭发动机,跟着过来帮忙,地笼重量不轻,还泡在水里,更重。
看吧!
打渔的活一点都不轻松,体力活也就罢了,还有油费以及看运气,时刻有着亏本的风险,难怪越来越少的人从事这个行业。
“有货!”苏三叔眼尖,额头上戴着的头灯一照,便知有没有。
“开门红!”
苏向东附和着一笑,有没有货他早一步清楚,不仅知道有货,还知道有不少:“应该是这一带太久没有人放地笼的原因吧?”
“也是你胆大,唉…”
苏三叔早就想说了,只是有些话不吉利,忍着不说罢了,也被全然拉上来的地笼景象给冲击得不轻:“这都快爆笼了。”
“哈…都是三眼蟹。”
苏向东报出品种,也是他们这个地方的叫法,其真正的学名应该叫红星梭子蟹才对:“现在应该不便宜吧?”
“卖给大批发,这个头的差不多三十块一斤,小一点的七八块钱也有,小鱼贩的话,三十五六吧。”
苏三叔对于高价值海鲜的价格是门清,但也不记高价值的海鲜价格:“零售的话,挑个头大一点的,卖六十块一斤也没有问题,等回收完碰碰运气,要是有人跑过来海边买,比较大的咬死80块一斤,那些大清早跑来买浅水海鲜的,都是不缺钱的主,他们也舍得掏钱。”
“得勒!”
苏向东咧嘴一笑,无不应许,实际上心里早早就盘算开来,放下这50排地笼,能给他带来多少的收入了。
变异双眼来及!
虽无法全部看穿,可也看到30排地笼左右,有多少的收获他心里早就有底。
且地笼是他放的,在放下去之前,可是特意调整地笼的口子,开得不是一般的大。
稍微小一点的螃蟹或是虾,钻进去吃完饵料,也能爬出来,除了一些倒霉的之外。
如此一来!
还在地笼之中的,无论是螃蟹还是虾,基本上都是个头比较大的,稍微小一点的早就跑掉了。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