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一章 依稀明月 (1/2)

蓝芷不敢再听下去,躲在医院卫生间哭了一阵。从记事起,就只有妈妈和自己相依为命,偶然提起爸爸,也是说在一次考古外出工作时突然遇难,从此音信全无。

当时她才六岁,自有记忆以来父亲就一直在外面忙,见面时间短,还总是要父亲指导着像模像样的打坐练功,她除了特别听话去讨好这个聚少离多的父亲外并没有其它特别的记忆。

蓝芷用凉水狠狠洗把脸,若无其事的坐在母亲病床前。

护士来换液时,杨若梅昏昏沉沉醒来,看到女儿略微红肿的大眼睛一眨不眨的正盯着她。

知女莫若母,杨若梅知道女儿乖巧的面容下藏着忐忑不安。不由伸出另一只手,摸摸她的头:“小芷,怎么了?有话要对妈妈说吗?”

蓝芷回到徐家时已经很晚了,只有徐行还在客厅等着她。听见门响,立刻扑过来。“纤纤,你去哪里了?打电话到医院也说你不在。晚饭吃没吃?”

蓝芷勉强想笑一笑,却只扯动一下嘴角,眼内依然盛满悲伤。

杨若梅在得知徐鸿之为了她的病要卖房时,并没有特别意外。那个眼内明澈干净的人仍然还保存有少年时的义气和热心肠。

杨若梅想起若干年前,他和徐鸿之刚刚成为同学不久。有一天下了晚课,有人给她带来个口信,说她外婆病危,要女孩回去见外婆最后一面。

杨若梅家是县里离她上大学的学校不是很远,汽车只用不到两个小时。可那时候已经不早了,最后一趟到家里的公交车也已经停发。

杨若梅只好急急忙忙借了辆自行车往家里赶,谁知车子旧了半路上掉了车链子。正当她深一脚浅一脚的推着车边走边抹眼泪的时候,一个少年的声音从后边响起来。

那时大学还是小班制,徐鸿之和杨若梅一个班,老师过来传信的时候他在旁边听到了,不由自主的也跟了出来。

他心思单纯,只是觉得女孩子大晚上的一个人骑车回家不安全,本打算远远的跟着就好了,没想到正看到杨若梅因为车链子坏了正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走着。

徐鸿之从后边赶上去,看女孩低着头,丝毫不觉有人跟着,心里莫名升起一团无名之火,没好气的在后边说:“车链子掉了有什么好哭的?……”

杨若梅似乎吓了一跳,当时治安好,她心里又急,也没想到会在路上遇到坏人之类的事,只是对突然出现的徐鸿之有些意外。这个男生她有印象,和她一个班的,长得高高大大,清秀文雅,听说家境也不错。

本来两人也就是一起听课的同学,平时也没有交集,只是因为他是系草,耳边不时能听到女同学谈论到他,才对他有些印象,没想到在这里碰到了。

听他出声问自己,杨若梅开始只是低头不说话,自顾推车,一会才闷闷的回他:“谁说是因为车链子,我是担心外婆……”

徐鸿之心里“啧”了一声,却也没有揭穿。看她又推了一段路,终于不耐烦的说:“你打算这么推一晚上吗?……上来!”

杨若梅吃惊的看着他。

后来徐鸿之用自己的车带着杨若梅回家,又在凌晨带着她回学校赶第二天的课,两人都一夜没有休息。

当时有多疲累她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那夜月朗星繁,她坐在车后边看天上的月亮。月亮并不圆,但温柔明亮的月光挥洒在前边人的后背、身上,像有温度一般,莫名温暖了她的心。

她不能让那样温暖的人因为她,人到中年还倾尽财产又没有了栖身之所。

杨若梅搂着女儿告诉她:依靠别人不是长久之计。平常恩惠易还,救命大恩则必须结草衔环、生死不渝。养育培养之恩蓝芷长大了可以还,所以她能同意女儿住到徐家;但徐鸿之为她卖房治病,她却无以为报。

其实来住院前她曾收到一封信,来信的是蓝芷父亲生前的同事,说她看到一个疑似蓝蒲舟的人曾出现过,希望她们能过来看看。

杨若梅仍心系蓝芷之父,若不是身躯病弱她早就去了,这时骤闻徐鸿之这种大恩,她说什么也不能接受,唯一能做的就是事先避开。何况蓝蒲舟自传来死讯后一直没有找到尸体,她决定用最后的时光亲自去看看,哪怕有万一的希望呢。

“小芷,妈妈的身体已经好不了了,不能再拖累你徐叔叔。妈妈想趁着还能动去看看你爸爸。……你还在上学,就还留在你徐叔叔家里吧,他那样喜欢你,比跟着妈妈好多了……”

蓝芷不等杨若梅说完就抱住了妈妈。“妈,我也想去看爸爸,看看爸爸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小芷可以照顾你,你不要丢下小芷……”

她的眼泪濡湿了杨若梅胸前的衣襟,一直烫到心里。她这个女儿就算再依赖喜欢徐家父子,也割舍不下血缘亲情。

而妈妈的话蓝芷也一直谨记,就算后来只剩她一个人,举目无依,也尽量不去依靠别人。即使依靠了也时刻保持独立,想着迟早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