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好莱坞螺丝钉边缘人,国内一举晋升特效大片导演。” (1/2)

“槽点满满,让我坐立难安,我只想说,6个亿连一个正经的电影摄制团队都找不到吗?有这钱你去盖希望小学不好吗?”

“梁影帝,刘影后,你们要是被绑架了就眨一下眼睛。”

“冲着林韬去看的,但看完后恨铁不成钢,林韬你怎么选片了,我期待这么久,你就拍了个这玩意儿?”

“我冲着6亿投资去看的,简直可怕,装腔作势,不伦不类,这弱智到爆炸的剧情简直是对观众智商的侮辱!”

……

事实上,电影《修罗王》网上的口碑比柳妍现场体感预测的还要差。

这么多年,口碑像这么评论一边倒的电影还是很少的。

说到底,还是这个高的投资成本给了观众太多的期待,以至于期待越大,失望越大。

当然,在热搜话题下还是有几个好评的,不过从用户头像来看,都是这部片男主的粉丝。

“《修罗王》制作精良,场面宏大,这个魔幻题材是华国电影史上空前的存在,我愿称它为华国电影的希望!”

“打斗、特效都好看到爆!全程高能,坐在我旁边的小姐姐一直在感叹我们华国竟然也能拍出这么牛的特效大片!男主林韬也演技高超!推荐放暑假的学生都去看。”

不过主演粉丝刷的这几条好评明显只是螳臂挡车而已,在网友们大批的差评下,那少得可怜的几条好评反而显得更加可怜。

“心疼林韬哥哥,可怜我林韬哥哥,大银幕首秀竟然遇到这种掉阴沟的电影。”

“心疼林韬?是片方没给他片酬吗?接这种烂片他难道自己没有责任吗?粉丝还是心疼心疼你们自己吧。”

“忍不了了,看这电影就是花钱找罪受,导演微博呢?我去问问他到底把6亿花哪儿去了?!”

……

而《修罗王》的导演徐甫在早上参加完自己大作的首映场后,此时正躺在公司办公室的沙发上,美美的打开手机,想看一下观众们对自己电影的盛赞。

早上在电影第一场起片时,他们的首映礼也在魔都首映影院同时举办。

受邀的现场观众,除了主创们的业内外好友外,还有各路媒体与行业内的一些专业影评人。

而这些观看了首映的人无一不对《修罗王》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在早上第一轮上映完后,他的手机就不断接到各路好友们的恭喜。

行内的朋友们也都说去看了,除了一致好评外,有的业内好友甚至给出了“史诗级巨作”的评价,并看好《修罗王》拿下暑期档的票房冠军。

就连发行经理也向他汇报说,票房上升趋势明显,预测比之前上映的那几部电影的首日票房都要高。

对于《修罗王》能有现在这样的好成果,徐甫觉得自己并不意外。

他之前在国外参与过很多好莱坞影片的制作,对于国内的电影是看不上的。

但在好莱坞混了十几年,项目总导演的位置还是遥遥无望后,他就有了回国发展的打算。

没想到他刚一回国,就被国内一线影视公司邀请拍摄电影。

虽然之前在国外他也只是担任过几部大片副导演的职位。

但他自认为面对国内不成熟的电影市场,自己的能力还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这一次,也趁着项目资金充足,他把之前自己多年在脑内构想一些场景都拍了出来。

虽然后续因为电影剧情和篇幅的限制,他不得已删了很多自己拍的珍贵画面,但最终的成片他自己还是很满意的。

心中有些沾沾自喜的他还没想完,就发现他登上微博的手机一直发出滴滴滴的新消息提示声。

打开账号后台,这才发现他的微博账号竟然新增了上万条留言和私信。

看来自己的大作真的很受市场欢迎,这才是第一天,就有这么多人来关注他了……

他心中有些自得的点开自己最新那条发的电影剧照的微博,大批新增评论出现在他的眼前——

“在好莱坞的螺丝钉边缘人,在国内竟一举晋升特效大片导演,真好笑。”

“我做错了什么要给我看这个电影?不是没看过烂片,是真的没花钱看过这么烂的片。”

“导演,电影烂我不怪你,但你为什么要把烂片拍的这么长,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我背着我女朋友至少偷偷看了30次表。”

“难看!有钱请咖做特效,不如好好打磨剧本。”

“干瘪的故事,西化的造型,翻译腔的台词,突然ppt化的特效……导演,电影票钱能退给我吗!”

“从头到尾剧情尴尬到起鸡皮疙瘩,烂,超级烂,烂到家了。”

“恭喜你,徐导。《修罗王》可以入选年度十大烂片之一了,运气好的话还能竞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