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江树的手指轻动,一阵轻缓温柔的曲调顿时悠悠响起。
前奏一响,直播间内不少水友忍不住闭上了双眼。
紧接着,江树温柔遣倦的嗓音轻轻响起:
“乌蓬点纱灯岩上青石悄着新纹”
“喃喃细雨时归来燕子它不等人”
“五指方扣桨蓑衣翁正系桥下绳”
“春雨轻敛去绣花鞋落起唢呐声”
……
寥寥几句歌词,伴随着江树温柔遣倦的嗓音,不少水友面前便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副江南水乡的画面。
‘小兔子’眼前,此时也不禁回想起当时和外婆在水乡之中的画面。
一艘乌蓬小船之上,一盏昏黄的纱灯绽放出柔和的光晕。
灰蒙蒙的天空下,细细的春雨点点滴滴,落在青石板上。
蓑衣翁持桨,岸边,一位姑娘穿着绣花鞋,小脚落下抬起,应和着悠悠的唢呐声。
就在这时,江树的声音略微升高了些:
“爆竹燃暗淡月弯弯”
“锣鼓转踏醒路长长”
“烛火晃斑驳儿时廊旁谁家白墙”
“照湿谁家闺女脸庞”
……
爆竹声响起,一轮皎洁的月儿挂在天边,仿佛被锣鼓声所惊,撒下一轮柔和的月光。
一位身形有些佝偻的老人,手上持着烛火。
脸上漾着慈祥的笑容,祥和的看着身旁穿着绣花鞋的小女孩。
江树的声音再度一变,副歌响起,变得更加悠然遣倦了起来:
“摇啊摇十五摇过春分就是外婆桥”
“盼啊盼阿嬷阿嬷地甜甜叫”
“吵啊吵米花糖挂嘴角总是吃不饱”
“美啊美小脚桥上翘啊翘”
……
石桥下,蓑衣翁摇动着小船儿,晃晃悠悠的从桥下划过。
踩着青石板的阿嬷和小姑娘,举着烛火,映照出斑驳的石墙。
小姑娘小手被外婆牵着,嘴中吃着甜甜的米花糖。
吃着米花糖的小嘴中,带着稚嫩的童音,朝着身旁的阿嬷说个不停。
一双穿着绣花鞋的小脚,蹦蹦跳跳的翘着走路。
……
一处精致的公寓之内。
一位妆容精致的漂亮女生坐在电脑前。
此时的她,眼睛微微闭着,面前的电脑中,传出一个男生温柔遣倦的声音。
她的眼眶通红,原本精致的妆容,此时竟然多了两条浅浅的泪痕。
想到当初在桥上,她牵着外婆布着老茧,但却温暖的手掌,她就有些怀念。
记得最后一次见到外婆的时候。
她躺在病床上,满头的银发,布满皱纹的脸颊上刻满了时光的印记。
但看到她来了,却依旧颤颤巍巍的从兜里掏出一块熟悉的米花糖递给她。
算算时间,她好像有四年没有再尝到那种甜甜的味道了。
……
重复一段,江树的歌声再度一变,更加空灵舒缓了几分:
“步儿缓踩的泪潸潸”
“穿弄堂望去忆满满”
“石阶上转身零落多少银铃啷啷”
“收起了多少晨与晚”
……
步履缓慢的阿嬷,看着身旁笑声如银铃般的姑娘,眼中布满慈爱。
一大一小,一皱一光滑的两只手掌交相辉映。
走过古生古色的街道,小巷。
洒落一阵银铃般的笑声,仿若留下了不变的光阴。
结尾部分,江树的声音轻柔起来,带着不舍,带着眷恋,带着对外婆的思念,缓缓唱起心中的外婆桥:
“摇啊摇摇过十五春分就是外婆桥”
“乐啊乐阿嬷阿嬷地紧紧抱”
“跳啊跳牛郎织女遥遥总是够不着”
“眨啊眨对着它们笑啊笑”
……
夜色笼罩,一轮皎洁的明月当空,洒下一团柔和的光晕。
穿着绣花鞋的小姑娘,看着夜空中闪烁着的星辰,拉着外婆的手掌,咯咯笑个不停。
‘小兔子’泪水流淌。
记得有一次,她就是和外婆走在桥上,两人抬头仰望着星辰。
外婆还曾经温柔的对她说:
“阿嬷以后,也会变成那么一颗星星,看着我的小姑娘。”
……
收尾部分,江树的声音再度舒缓遣倦起来:
“摇啊摇十五春分摇过就是外婆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