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期货 (2/3)

“当然不会,那些大财主都是手眼通天的人物。”林昌盛毫不犹豫地肯定道。

“那不就得了,如果林老板你是那种大人物,你手里有着五十枚紫云币一个玻璃的期货单,你会让这玻璃的价格掉下去吗?”霍小乐反问道。

“当然不会,如果玻璃的价格掉下去,那期货单就是一张废纸。”林昌盛恍然大悟,像是明白了什么一样,继续说道:“那这样,玻璃的价格就不会掉下来,甚至越来越高。”

“可是,我们怎么赚钱呢?”一旁的伙计又适时地提出了疑问。

“你可真是个好捧哏。”霍小乐在心里暗自给他点了个赞,然后继续说道:“如果在期货交接的时刻,玻璃的数量大到不可想象呢?这就涉及到另一个经济学概念——供求关系。当市场上的供给远远大于需求时,商品的价格就会受到影响而下降。”

“怎么可能?”林昌盛第一反应是怎么会有不可想象的数量,那得是多好生产。

“没错,玻璃其实并不难制造,林老板,你给我几个炼金学徒,我就可以研究出玻璃的生产线。”霍小乐自信满满地说道。开玩笑,自己家生产玻璃可是占到欧洲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要是连玻璃都不会造,他爹能打死他。

“那那些手眼通天的人会允许玻璃的价格下来吗?”伙计又是出声提问,但很快林昌盛就给出了答案。

“如果那些玻璃真的多到不可想象,即使那些人再想提高期货的价格也是没有用的。因为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当供给严重过剩时,价格必然会下跌。”林昌盛结合霍小乐刚讲的经济学知识,分析得头头是道。

“林老板说对了,当一个商品的市场价值大于整个市场的经济总量,即使它之前是天价,之后也会和废纸一样低贱。这就是经济学里的价值规律,它决定了商品价格的基本走势。”霍小乐补充道,再次强调了经济学原理在这个计划中的重要性。

“敢问先生从哪学到的这些?”林昌盛被期货这一经济观念彻底震撼到了,他从来没有想过一个玻璃能玩出这么多花样,对霍小乐的学识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的老师有很多,但你们不会认识的。”霍小乐神秘一笑,他心里清楚,这些都是人类三千年商业历程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随便拿出一点都足以在这个经济体制尚不完善的时代大显身手。

“那我们怎么做这个期货呢?”林昌盛迫不及待地问道,他已经完全被霍小乐的计划吸引,迫不及待地想要付诸实践。

“我问一下,这里有火山吗?”霍小乐想到最古代天然玻璃先是从火山口采下来的硅酸盐类的结晶体,所以询问火山的情况。

“有,在云之界的北方有一座巨大的火山,据说那里住着最大的魔兽。”伙计在一旁连忙回答。

“那就可以了,放出话就说,这些玻璃是在魔兽的栖息地——火山口冒险采下来的,而且每一个外壳都是用着厚实的火山石包裹,想得到需要在火山口熔炼五年的时间,这五年就是期货的交割时间。交割时间就是期货合约中规定的商品交付时间,这也是期货交易的关键环节之一。”霍小乐详细阐述了计划的细节,同时解释了交割时间这一专业名词。

“那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怎么让他们都来买。”林昌盛问,这个问题确实让霍小乐一时也没有头绪,他也不禁皱起眉头思考起来。

“我知道!”伙计在一旁突然出声道。

“你知道,说来听听。”林昌盛连忙让伙计过来。“说出个所以然来,小德子,你这个月月前翻倍。”

那名叫小德子的伙计胸有成竹地说道:“再过三十天就是咱紫云东郡黎索郡主的生辰,那一天全东郡的达官贵人都会参加,到时候有的是机会。”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林昌盛恍然大悟,兴奋地说道,“如果能有一首诗词之类的可以宣扬,那这事百分之百成。”

“诗词?”霍小乐疑惑地问道。

“先生有所不知,这十三国的人一直很喜欢我们的诗词,但他们这里的有名的诗词大家少之又少,所以但凡有好的诗词在十三国可以说是会迅速传唱。”林昌盛解释道。

“诗句?”霍小乐开始在脑海中拼命回想自己学过的诗词,但有关宝石的都少之又少,更何况玻璃了。

“但是也可以不写玻璃啊。”伙计又灵机一动,提出了新的想法。“夸君主就好了,然后再把玻璃献上去,效果应该差不多。”

“对啊,不需要刻意表现玻璃,只需要让人记住就好了啊。”林昌盛高兴地说道:“小德子,你这个月月钱翻三倍。”

“哎,谢谢老板。”小德子在一旁笑得合不拢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那上哪找诗词大家作一首好诗呢?”林昌盛又陷入了思索。

“林老板,你看我这首怎么样?”霍小乐在一旁收起笔,其实在小德子说这个办法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