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考的硝烟刚刚散去,班主任要搬家,好多同学都热情地跑去帮忙,我和刘心媛自然也在其中。
搬家的时候啊,就像一场无声的默契大考验。有那么一回,我小心翼翼地把被子递到她手上,她像是接收到了我心底的电波,眼睛里立刻闪过一抹会意的光。
还有一回,我瞧见她正吃力地搬着床板上楼梯,那床板看起来沉甸甸的,压得她纤细的身子都有些微微摇晃。我赶忙三步并作两步地冲上去,从她手里接过床板。
没过多久,我就经历了一场重要的“迁徙”,我的教室从高二理科楼搬到了高三的文理楼。当我抱着书本走进新教室的那一刻,我清楚地知道,这不仅仅是教室的变换,更像是一种仪式,标志着我正式踏入了高三的战场。那决定命运的高考,也正迈着它沉重而又坚定的步伐,一步一步地向我逼近了。
当高三的钟声悄然敲响,整个校园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幕布笼罩,往昔轻松愉悦的氛围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令人窒息的沉重感。踏入教室,便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紧张的气息,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曾经课间时分,教室里总是充满欢声笑语,同学们或是围在一起热烈讨论着昨天的热门剧集,或是在过道里嬉笑打闹,那是独属于青春的活力与张扬。可如今,课后的教室安静得有些异样。铃声响起,不再有往日的喧嚣,大家似乎都被一种默契驱使,珍惜着每一分每一秒。有人争分夺秒地整理上节课的笔记,眉头紧锁,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有人则埋首于习题册,手中的笔不停地飞舞,沙沙作响,仿佛在与时间赛跑。
高三,无疑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残酷战争。表面上,大家安静平和,可在看不见的地方,每个人都在暗自较劲,那是一场刀光剑影般的无声厮杀。每一次考试成绩公布时,空气中都会弥漫着紧张与期待的味道,名次的微小波动都可能牵动着一颗颗敏感而又脆弱的心。
就在这决定命运的关键一年,我却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剑走偏锋,脱离大部队,独自一人踏上勇闯高考这座独木桥的征程。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无数个日夜纠结挣扎后的结果。
还记得初三那年,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的我,满心憧憬着通过自学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然而,学业的压力和各种琐事打乱了计划,那次自学之旅终究未能走到最后,成为我心中一直隐隐作痛的遗憾。每当回想起那段半途而废的经历,心中总有不甘的小火苗在暗暗燃烧。
高二的时光更是如同一团迷雾,努力付出却始终得不到理想的回报。一次次满怀期待地翻开试卷,看到的却是不尽人意的成绩,那种挫败感如潮水般将我淹没。看着成绩停滞不前,我开始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难道现有的学习方式真的适合我吗?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一直跟着老师脚步按部就班学习的方式也产生了质疑。老师的教学节奏是面向全体同学的,可每个人的学习进度和接受程度都不尽相同。我逐渐意识到,或许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法,才能真正突破困境。
这种自学的想法究竟是如何在心底悄然萌芽的,实在难以说清。或许是某个挑灯夜战的深夜,在解出一道困扰已久的难题后,心中涌起的那股成就感;又或许是某个阳光洒满桌面的午后,我望着窗外发呆时,灵感如飞鸟般一闪而过。
总之,这个大胆的想法就这般毫无预兆地在脑海中扎了根。
而我,向来是个一旦有了想法,便迫不及待要付诸行动的人。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和对未知的强烈好奇,驱使着我迅速开启这场独特的学习之旅。从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到精心挑选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再到合理规划每天的学习时间,每一个环节我都亲力亲为,力求做到尽善尽美。就这样,我如同一位孤独的勇士,在知识的战场上独自冲锋陷阵,渐渐展开了属于自己的学习任务。
时光在翻书的沙沙声和写字的刷刷声中悄悄溜走,很快,第三次月考的日子到了。走进考场,我的心“砰砰”直跳,既有点紧张,又带着一丝兴奋。试卷发下来,我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开始埋头答题。每写下一个答案,我都能感觉到那些自学的日日夜夜在脑海中一一闪过。
终于,成绩公布的那一刻来临。我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缓缓点开成绩页面。映入眼帘的,是那比以往进步不少的分数,各科成绩都有了令人欣喜的提升。那一刻,喜悦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涌上心头,我知道,这段时间的自学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肯定。这份肯定,不仅仅是成绩数字上的增长,更是对我这段时间独自摸索、努力付出的认可,它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与激动,我迫不及待地打开手机,特意发了一条说说:“每一次勇敢的尝试,都是成长的蜕变。这小小的进步,是对过去努力的褒奖,更是未来奋进的号角。愿自己乘风破浪,砥砺前行,在逐梦的路上永不止步!”发完这条说说,我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