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五章 绝对天才的徒弟(1) (1/2)

百年世事三更梦,万里乾坤一局棋。

——顺治

林云的话让薛琛玲楞了一下,她没想到林云会直接说不对。

但她的脸上没有不悦的神情,倒是有了一丝期待。

教室里的其他人开始窃窃私语。

“居然直接反驳薛女神!”

“这哥们脑子不合适吧?”

“要被薛女神收拾了,有好戏看了。”

“人生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林云顿了一下,道:“我想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哲学家更有自己的解释。我也试图解释这个问题,但我失败了。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朋友相约去参观兵马俑,看着那些千年之前的先祖们雕塑,我想我从某一个方面,知道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我是华夏人!”

林云的这段看似与社会学无关的话让所有人有些意外,确实,自己都是华夏人。

“我是华夏人,那什么是华夏人?这是紧接着我想的第二个问题,”林云带着一丝苦笑,道:“可惜我依旧不知道答案,我再想,如果我能穿越到远古时代,我就能看到华夏先祖们到底是怎么一步一步将华夏两个字牢牢的刻在这颗星球上的,或许我就能找到答案!”

“每一种思想的的诞生都来自于一个对人类深层问题的思考,”薛女神难得插了一句:“这与我们谈论的问题有什么关系?”

“有关系,”林云微微笑了一下,道:“从我们开始认同华夏这两个字的时候,民族这两个字就不可能消除掉,您的设想是没法实现的,文化的归属从幼儿期就开始了。”

“我明白这很难,但是,这也是最有效的让人类内部不再杀戮的最好方法,”薛女神难得叹了口气。

“我是华夏人,这个国家叫种花国,其他人类,不管我的事!”林云这时候表现的像个军人。

薛女神第一次被人直接怼,楞了好一会儿,才问道:“这就是你反驳我的原因?”

“是!”林云点点头:“我是华夏人,这点从未改变过,所以我不赞同您所谓的消除民族和亲情的做法,尽管它理论上,逻辑上是自恰的,也是最有效的。”

“我想问你,人和人有本质区别吗?”薛女神这次的语气平缓了,看来林云的态度让她觉得这个人还不错,开始了平等的交流。

“本质没有,但属性上有,我们的民族更伟大且独一无二,”林云的话让整个教室都响起来掌声。

“你从什么地方得到的这个结论?”薛女神皱起了眉头。

“天灾,”林云脸上带着悲伤,道:“汶山地震,我华夏族人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374643人不同程度受伤、1993.03万人失去住所,受灾总人口达4625.6万人,这些数字如同一根钢针,扎在我的心头……”

林云这几个精确的数字让冷若冰霜的薛琛玲也是眼眶泛红,世界上最能引发人共鸣的语言,不是什么华丽的辞藻,而是最真实的,最普通的话语。

“我忘不了母亲留给孩子最后的遗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请记住,我爱你!’”

“我忘不了怀里紧紧保护的两个学生,被粗大横梁将身体砸成两截的老师!”

“我忘不了在五千米高空生死盲跳的十五位勇士!”

“我忘不了那十万奔赴灾区的,拼命救人的华夏军人!”

“我忘不了那些自发从全国各地奔赴灾区的普通人!”

“我忘不了全家仅剩他一人,依然对记者说‘谢谢你操心’的大叔……”

这段简单的话说完,教室里所有的人都泪流满面,甚至有轻微的哭泣声传来。

“所以我就在想啊,我们这个经受苦难的民族,到底有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让他们还保持着仁义礼智,温良恭俭,”林云摸了一下眼角的泪花,继续道:“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东西,我想这世界上不可能有什么力量能把这种属性从我们的基因里剔除!”

薛琛玲平复了一下情绪,道:“作为一个华夏人,我们骨子里本身就蕴藏着祖先留给我们的仁义礼智,温良恭俭。就这一层面而言,我们确实是伟大而独一无二的。但这到底是怎么来的,可能确实是所有人思考的问题。那么,你又从哪儿找到了答案?”

“我喜欢读历史,我也只能从历史书里去找答案,”林云似乎有些不好意思,道:“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愚公移山,秦皇汉武……华夏民族的故事像江流般有时波涛汹涌,有时缓缓流淌!”

“历史啊,他一把大火,焚了阿房,葬了始皇,又赐给楚霸王,一条柔肠寸断的乌江!白蛇蜷成绣球,终抛给了刘邦……”

“很押韵的一段话,”学生们开始交头接耳。

“这家伙的文学功底还是很深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十五章 绝对天才的徒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