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西方不亮东方亮 (1/2)

只有愚者才等待机会,而智者则造就机会。

——培根

潘院士的研究领域跟自己的完全没有任何交叉性,可以说是陌生的学科,所以潘院士的一段话在林云耳朵里跟天书一样,很难理解。

“你要打破你对通用计算机的固有理解才行,”潘院士并不着急,看到林云脸上似乎有些痛苦的神情,补充了一句。

“是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吗?”林云脑子里乱糟糟的一团麻一样的思绪被潘远志一句话打断了。

“嗯,没有任何关系,”潘院士点点头,继续道:“这方面的发展其实很有限,不管是白头鹰的悬铃木还是我们的九章,都只是量子计算机的原型机,说到底跟第一代计算机一样,它只能进行特定的运算,而不是通用性的解决问题。”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通用计算机是严格的处理二进制规则,而量子计算机是处理的是概率,”林云似乎抓到了一点点头绪。

“完全正确!”潘院士有些惊讶,这小伙似乎听懂了。

“您能简单说一下主要问题在哪儿吗?”林云决定从问题入手,看自己能否理解。

“最主要问题是量子态太脆弱了,”潘院士叹了口气:“我们很难阻止量子位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附近的电场、温暖的物体等等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对量子叠加失效,失去信息,也就是量子退相干。”

“这种问题目前有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关于潘院士的上一段话,林云听懂了。

“有,我们称之为纠错!”潘院士点点头,道:“但都是几种理论上可行,实际尝试的进展并不顺利。”

“您具体说一下。”

“纠错1:构建的量子计算机必须包括进行实际数学运算的‘逻辑’量子位和以及一组用于纠正错误的标准量子位。”

“纠错2:使用新的算法构建‘嘈杂中型量子计算机’,但有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还是会出现问题。”

“纠错3:找到新的量子位源,它不受环境噪声影响,并且更擅长保留信息。”

潘院士说完三点后,继续道:“这三种方式是目前的主流。”

林云认真的用笔记录了潘院士的话,抬头看着潘院士道:“我自己的了解,目前悬铃木是在低温超导的情况下用的电子作为量子位源,咱们的九章用的是光子作为量子位源。”

“对!”

“根据您所说的三种纠错方式,我觉得第一种是最可行的,但可能是最难有实质进展的,第三种是一种设想,但如果找到了新的量子位源,那您能做出真在的通用型量子计算机吗?”林云有些期待的问道。

“必然是没问题的,我们的技术其实已经很成熟了,只要有新的量子位源,通用型量子计算机的实现就不存在问题,”潘院士给出了肯定回答。

“谢谢您的解惑,”林云起身给潘院士鞠了一躬,道:“我先告辞了!”

“我知道你的想法,”潘院士在林云出门的时候说道:“要得到新的量子位源,我们需要更大型的对撞机做实验,可惜目前没有,所以你可以思考一下纠错1。”

转身给潘院士一个大大的笑脸,林云离开了潘院士的办公室。

他没有着急回去,既然来了,就看看汤老头。

来到熟悉的研究室,师弟师妹都不在,汤老头带着老花镜正在聚精会神的看着文章。

“老师好!”

汤老头抬头发现面前站着林云,笑道:“大半年不见,身体倒是结实了很多!”

“毕竟算个军人嘛,”林云笑着拉过凳子坐在了老头对面。

“听说了很多你的事情,成长了不少,算没给我丢脸,”老头子笑的很和蔼,问道:“今天过来不是专门来看我的吧?”

“找潘院士聊了一下关于量子计算机的事情,”林云挠挠头,道:“可惜隔行如隔山,还是有些不太懂,听不明白!”

“我也不懂,”老头子呵呵笑着喝了口茶,继续道:“不过我有点小的认知和联想可以跟你分享一下!”

“请老师分享!”林云坐的端端的。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老头缓缓道:“其实老祖宗就某些传统文化来说,给我们的启发很多。”

“两仪就是阴阳,阴代表0,阳代表1,如果这么联想,现在通用计算机语言无非就是这两种逻辑的运算而已,”老头在纸上随手画了一个太极图。

“您这么说,似乎也合乎逻辑,”林云有些愕然,老头的这番话确实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联想。

“我跟老潘聊过一些关于他的研究,他们的最终目的是让0和1的并行运算,其实就是数学逻辑,而不是概率,我怎么都觉得这是太极,”老头子将画好的图纸推到了林云面前,道:“但我的理解也就仅限于此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
  • 第二十五章 西方不亮东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