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回 这宫里,可真冷 (1/2)

能做天下居掌勺的厨子,廖大除了有一双巧手外,廖大还十分的擅于结交天下居里的各式人等。

上次那位替他企图将喜珠迷晕的婶子,除了收取他的银钱外,主要还是被廖大素日里的真诚待人所感动。要不然也不会傻乎乎的在天下居里干出那样的事情来。

廖大每个月的月钱,有一半是用在打理人际关系上。

这误打误撞的,还真让他结交了一些有几分本事的人。

比如专门在天下居大酒楼里的量酒博士李阿酒,外表十分的不起眼,整日勤勤恳恳的做事,可谁能想到,李阿酒竟然有一个发小保全是在衙署里做一名小小杂吏的呢。

一名衙署里的小小杂吏,放在贵人眼里自然算不得什么,甚至都没法儿说出口,怕污了自己的交际圈。可对李阿酒而言,那发小可是极有本事的。

当然,这事儿李阿酒也没对外人说起过,除了在和廖大吃酒的时候,与廖大透露一二。

今儿早起,说来也巧,李阿酒从家中出来,正巧碰到当值刚刚回家的保全。

李家与保家是邻居,保家是寡母孤儿,保全自小得李阿酒照料,对李阿酒那是知无不言。当然了,也是李阿酒口风极紧,而保全一个杂吏,听到的也是一些能宣扬出去的无伤大雅的皇家事迹,与李阿酒说上一嘴,李阿酒到了天下居不久就听客人说了。

这回保全也是拉着李阿酒寒暄一句,就感叹了一句:“这女子啊,进了皇家深似海。这不,先帝在是是贵妃,如今却是一个死了都悄无声息的太妃了。”

皇帝到底宠幸过多少女人,外头老百姓自是不省得了。但他们很是知晓皇帝有皇后,贵妃,四大妃子等等,剩余的那些名头不够大,自然不必知晓。

保全在衙署做杂吏,比起外头的老百姓是知晓多一些门道的。

比如,如今的秦太妃,以前虽然不受先帝宠爱,但实打实的是一位贵妃。后头先帝崩天,这贵妃无儿无女,便成了默默无闻的秦太妃。

昨晚他在衙署照旧当值做杂工,眼看天欲亮,他也预备顺顺当当地将事务移交给前来交班的另一个杂吏。他正在衣帽间中整理物什,忽而见礼部右侍郎匆匆忙忙的进门来,对着镜子便是一顿整理自己的衣衫。礼部右侍郎还没整理完毕,礼部左侍郎亦匆匆进来,瞧见右侍郎,却是苦笑了一下。

两侍郎对着镜子默默地整理半响,右侍郎却是开口道:“这秦太妃薨了,倒是一了百了。”

左侍郎却是赶紧的瞧了一下左右,此时天色仍旧黯淡,他瞧不见保全在里头,但仍是谨慎道:“此话怎地能这般说,你也不怕惹祸上身。”

右侍郎压低了声音,却仍是道:“都说太后瞧秦太妃不顺眼,如今秦太妃无儿无女,她的身后事想来……”

左侍郎无可奈何,却是赶紧拉着右侍郎匆匆出去了。

二人走了,留下保全细细琢磨。

保全自是省得秦太妃的,娘家不振,又无儿无女,太后又看不惯她,还不如早早登了极乐世界的为好。

只是,心中听着却是有几分唏嘘。想当初,他爹殁了,他娘还不省得自己有了身孕,差些也不想活了呢。后头省得有了他,这才坚毅地活了下来。保全觉得,这秦太妃的处境与他娘当初,是有几分相同的。

秦太妃倒是没想到,她死后,却是有一位从来不曾有过交集的小杂吏同情她。

保全唏嘘着,一路出了衙署,迎着冷风回到家中,看到李阿酒正欲出门做活,一时感概,便拉着李阿酒一顿絮叨,在絮叨中,说了秦太妃薨了的事。

李阿酒向来也是善心的,当下也是一顿唏嘘,与保全告别后到了天下居,与廖大碰上面。

廖大今儿做极香的羊肉馅大饼,特地在怀里夹了一个李阿酒。李阿酒吃着香喷喷的大饼,一时感慨,嘴比脑子快,将秦太妃薨了的时告诉廖大。

末了自然叮嘱一句:“万万不可告诉旁人!”

廖大答应着,一转头将消息递给了夏荷间的贵人普洱。

普洱恭恭敬敬地垂着头,与乌铜同样大气不敢喘。

方才一听到秦太妃薨了的消息,自家王爷的脸果然比素日里还要冷些。

段离燕内心其实有几分扼腕的:他今儿与秦太妃不过是差了一堵围墙的距离,秦太妃竟然就薨了!难不成是那女护卫猜测出自己的来意,先下手为强?那也不应啊,他是欲寻秦太妃,却没有旁的意思。

再说了,按照那女护卫一根弦的脑子,她应当没有那等本事。

通常一个貌美,武力值又逆天的女子,段离燕根据自己的理论判断,那女护卫,执行力虽然强,却通常不能灵活变通。

毕竟,老天赏赐了她某些方面的才能,便不会再赏赐其他的。

毕竟,不是人人都像他一般,老天爷尤为的宠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