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姜海生也正忙着办理接房手续,袁晓梅叮嘱着让姜海生这段时间赶紧去物色几个靠谱的装修公司,把新房装好之后,姜景一也好把户口迁到市里上学。
这段时间许伟涛和姜海生联系得热络了些,毕竟许伟涛家有装房子的经验,装修注意事项啊许伟涛也是很有心得的。
放五一时姜峥嵘一家人还到南城看了看新房的装修进度,姜景一吵着要次卧最大的房间,姜峥嵘索性也就让给他了,因为另外一个次卧虽小但有一个落地推拉窗,外面就是阳台,正好可以看看远处的风景,空气不错,正合姜峥嵘的意愿。
选择好各自房间后,还去家具市场看了些家具,装修新房的时间也就短短两个月左右,因为急着让姜景一在市里读高一,同时姜海生也很是纠结让不让姜峥嵘转学,但姜峥嵘马上高三,又怕新的环境影响姜峥嵘的成绩。
最后姜海生还是抱着尊重姜峥嵘的意见,打了电话给姜峥嵘。
姜峥嵘一时半会儿也没想好,毕竟转学到了南城八中后就是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并且许秉文也在京市,也没办法互相照应。
原本姜峥嵘想回绝的,但袁晓梅再三思索,如若一家人都搬去了南城市,让姜峥嵘一个人在家里也不放心,袁晓梅也辞掉了工作打算去南城重新找工作。
这个转学的决定算是突然的,赵媛一行人也送别了姜峥嵘。
其实姜峥嵘也做好了转学的准备的,但突然离开成长十七年的县城还是十分不舍,搬家的时候姜峥嵘恨不得把家里所有值得回忆的东西都搬走,姜海生只好在旁边和姜峥嵘说,拿走必需品就行了,拿多了搬家的货车也装不下。
到新家后,袁晓梅也没打算立马找工作,说着等姜峥嵘高考完再找工作,怕姜峥嵘不适应新环境,还是办的走读。
值得庆幸的是不用做暑假作业,袁晓梅在开学前一天和姜峥嵘一起到了南城八中教务处办理手续,由于之前就上交了一部分所以现在只需要做一个综合试卷的测试,南城八中也是有重点班的。
考完试后姜峥嵘就被通知第二天早上8点到教务处报道。
次日,袁晓梅为姜峥嵘煮好了早饭,而姜峥嵘也提前就出门了,为了摸清楚路程需要多久的时间。
南城八中环境比南门中学大了不止一倍,从学校大门到教学楼就走了五分钟,姜峥嵘也是凭着昨日记忆找到的教务处。
姜峥嵘敲了敲门。
“进来。”门里传来声音。
姜峥嵘打开门,就看见一个女教师,桌上摞着一堆资料,看见姜峥嵘进门后推了推眼镜,然后开口说道:“姜同学,昨天老师对你的试卷批改后你分到了咱们十一班,十一班可是咱们八中重点班,到时候到新班级有什么不适应的都可以找老师的,你先坐,我去叫你们班班主任。”
姜峥嵘只好点点头,坐在办公室沙发上。
没一会儿女教师身后就跟着一位中年男人,略胖,和许秉文爸爸发福后的身形倒是神似,姜峥嵘这么想着脸上也不由得浮出一丝笑容。
“同学你好,这位是你们十一班的班主任张逢,教你们班数学的。”女老师开口后姜峥嵘也站了起来鞠了个躬说:“老师好。”
“同学叫什么名字啊?”张逢问了一下姜峥嵘的名字。
“姜峥嵘。”
“这名字挺不错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张逢笑着对姜峥嵘说道。
张逢这句话取自《沁园春长沙》姜峥嵘自然是清楚的,但没想到张逢教数学的也能记得这首诗词,更何况姜海生取名时也没想过这些。
“我先带你去班上吧,你以前是在哪里读的高中?”张逢一边带着路一边侧头打听姜峥嵘转学的情况。
“南门高中。”姜峥嵘一边跟着张逢的步伐一边回答。
“南门啊,我知道的,没关系不用紧张,以后到班上如果有什么不习惯的,遇到了什么问题都可以来办公室找我。”
“好的,谢谢老师。”和张逢走到高三着一层时,也没有姜峥嵘想象的压力大,或许还没到上课时间,一路上的班级里都是闹哄哄的。
十一班是离教师办公室最近的一个班级,在教学楼转角处,班级里也依然是有的同学在聊天,有的在走廊外打闹。
还没进教室张逢就对走廊上两个学生吼着:“罗远,赵孟齐都高三了还这么疯,赶紧回教室去!”
“遵命,老班。”说罢两个男生就争前恐后的从后门跑进教室。
张逢也对姜峥嵘说“峥嵘,你在外面等一下吧,我先进去讲两句,让他们安静下来。”
姜峥嵘也点点头。
张逢也进了教室,拿着讲台上的直尺用力敲了两下讲台,这下教室才安静了不少。
“赶紧回座位坐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