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明显有着各自的心事,吃相不似之前那般难看,也不再是一副狼吞虎咽的场景,而是细嚼慢咽,眼神空洞地盯着远方,甚至李白的衣服着火了他都没有第一时间发现。
“太白兄?着了。”
张小宝面无表情,语气平淡。
“什么?”
李白面无表情,语气平淡。
“啊!糟了!”
李白终于看见了着火的衣服,随即大跳起来,赶紧慌忙地用脚踩灭。
“我吃饱了,咱们出发吧太白兄。”
着火事件之后,二人也是更加没了食欲。
于是张小宝便扔下啃了一半的鱼,对着李白发出了申请。
“好好好,那边走吧。”
李白也没有将那条鱼啃完,随手一扔便起身系好包裹,里面有张小宝送给他的香料,随时准备出发。
张小宝没什么可以带的东西,便紧了紧腰间李白昨晚送给他的玉佩,二人便出发了。
“高僧,这首送别诗是专门为我所作的嘛?”
路上,李白充满期待的开口问。
“是——也不完全是。”
张小宝如实回答。
“哦,还有说法?”
李白闻言轻轻皱了一下眉。
“这首诗是我在送别一位特别要好的朋友时所作的,当然用在今天你我二人身上也是十分恰当和贴切的,不是吗?”
张小宝微微一笑,似是回到了送别那位友人的清晨。
“女朋友吗?”
李白的脸上露出一抹狡黠。
“不是,是一位男性朋友。”
张小宝并没有理会李白的八卦。
“能与一位男性朋友培养出如此深厚的友谊,那想必也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不知高僧有机会的话可否于我引荐一二?”
李白在得知那人是个男的之后,明显是有些失望的。不过很快他就释怀了,同时渴望结识。
“这个——有机会的话,我替你们牵线搭桥。”
张小宝明显犹豫了一下。
“有什么难处吗高僧?”
李白察觉到了张小宝的迟疑。
“没有没有。”
张小宝赶紧摆摆手,他知道让一个在现实中的朋友与梦中的朋友结识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过这马上就要分别了,撒下一个善意的谎言也无伤大雅,便安慰似得否定了自己的难处。
“那就好,那就好。”
李白终是松了一口气。
“那你接着说诗吧太白兄,打发沿途的寂寥。”
张小宝知道之前李白只是粗略地解释了一下诗句的字面意思,却并没有说明白很多写作的技巧和深意,知道他藏着掖着,便赶紧开口催促。
“好好好,你且听我细细道来。”李白喝了一口酒也不推辞,便接着开口:“这首诗的语句十分讲究,用词也是经得起推敲,而且韵味十足。每一句分别由三个字、五个字、七个字、九个字构成。中间穿插了二字句和四字句,可以说结构丰富。开篇直奔主题,一句雾弥漫便清楚的交代了当时的天气场景,而且你通过这一句也表达了当时的心情——迷茫且压抑。好一个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第二句写青石铺路行人依稀见,更是写出了当时的场景,同时将这份情感加深了几分,渲染的更加让人感同身受。稀疏的行人,他们也在互相道别,感情的递增叠加让人更加觉得怅然失落。看不到尽头的小路更显迷茫,让人看不到未来的变化和发展情形。行人的脚步流连,声音哽咽,你二人的情形同样如此,大有一种千言万语压在心头难以一吐为快的窒息感。这时,一只还在睡梦中的流浪狗拦住了你们的去路,仿佛是天上的神明了解了你们不想分别的心意,在刻意留下离人。又让人感觉这条狗就像你们的未来一样,活得那么可笑又可怜,不经意间心情又压抑了几分。
它的出现,又正好给了你们二人一个喘息的机会,正好借助这个机会停下来再争取一些短暂的时间相处,于是你们二人靠在栏杆上畅想未来。
这里一共出现了四个具体的意向——笔杆、地摊、嗔言、花折扇,分别代表了事业、生活、爱情、和梦想。
高僧并未明说,却将事业的奋斗,生活的平静恬淡,爱情的质朴美好,梦想的追求绚烂写得一清二楚,明明白白。
实在是高,浪漫至极!
也是从这里开始,原本压抑的情绪开始好转,符合高僧的浪漫的浪漫主义作派。
下一句,高僧便将这首诗升华了,迷茫是人生常态,尤其是离别加上迷茫。但高僧放下了心中执念,一顿早餐便将所有情感联络疏通,最终化为乌有。
极致的浪漫,极致的念头通达!”
李白说到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