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38纵是天材又怎样 (2/3)

伏。我军就在城前驻营扎寨,祝天朝必定按耐不住,主动出城来攻,我们就将计就计,把他们引到这片树林,然后决一死战!”

是夜,城门打开,祝童引十万兵马杀向常盛。常盛引兵迎击。然而两军交战不几回合,祝童大军便丢盔弃马,往林中逃去。常盛亲自引兵来追。

“给我杀呀!活捉祝童!”常盛喊道。大军跟着追向祝童。

祝童诈败而逃,望见常盛亲自追来,不禁大喜过望。

待到两军来到城外树林之外时,忽见一股军马从树林里斜刺杀出,杀的常盛措手不及。

来者正是祝青。“常盛,你中计了!你常胜之名,就要在此谢幕了!”祝青笑道,自引十万兵马杀来。

常盛勒马想逃,但见城门又开,祝天朝亲自引兵冲杀过来。

此时两军在城中树林相接。常盛十万兵马被常青、常童、常天朝三十万兵马团团围住,危在旦夕。

“常盛,你今日死期到了!”祝天朝笑道。

常盛并不作答,只是暗自一笑。

这时有小兵向祝天朝报告:“报!将军,大事不好!有人攻城!”

祝天朝大惊:“不可能!常盛全部兵马在此,已中我计,不可能有兵力攻城。”

此时城中只有数千老弱病残,一旦被攻,守无可守。

“来战啊!祝天朝!”常盛笑道。

“不可不防,撤!退军守城!”祝天朝不敢弃城不顾,晶都是晶国的国都,一旦被破,相当于国破,宁弃三军不可失一城。

原来常盛自引九万兵马将计就计,孤注一掷,要跟祝天朝决一死战。而留下一万精兵,由随将带领,待祝天朝引兵而出,便乘机攻城。

此时城中只有数千老弱病残,万分凶险,情势一时逆转。常盛这一万精兵攻势正盛。

而这边祝天朝祝青祝童三十万大军不敢应战,只能回城救急,被常盛九万大军杀的人仰马翻,丢盔弃甲,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常盛愿以一命赌一国的计策,大获成功。

就在常盛一万精兵快要登上晶都城墙之时,常盛跟祝天朝激战正酣之际,只见淼国一令官奉旨来报。

“什么事?”

“奉天子手谕,请常将军接旨!”

常盛下马接旨一看,不禁大惊,急忙下令全军撤军,后退三十里回营。

祝天朝也是一惊,得喘一息,急忙率大军回城。

此时祝天朝手上三十万大军,还剩九万。

原来那圣旨写道:“孤闻将军在外征战八载,扫灭群豪,克敌无数,甚为感激,欲奉为我军之表率。回朝便欲封将军为天下军马大将军,为百将之首。怎奈将军居功自傲,竟欲据地为王,乘机谋反。深令孤痛心不已。愿将军念祖上三代为我国肱骨之臣,及时醒悟,不可一错再错。”

“这计确实险诈无比!”常盛叹道。如果他攻下晶国,便是据地为王,意欲谋反。便不得不在紧要关头,下令撤军,功亏一篑。

“可知是谁向吾主吹风?”常盛向令官问道。

“乃是祝荣。”

“祝荣?他不是被祝天朝赶出城外了吗?”

“祝荣自称因祝天朝无德,已经投降我军,称我军大势在手,胜券在握,奉将军之命,向吾主请封,封将军为晶王,如吾王不从,便自己据地为王。”

“一派胡言,我与祝荣素不相识,吾主怎信这荒唐之言。”

“祝荣自称有将军的信物,虎符令牌。”

常盛此时吃了一惊,原来他的大军来到晶国境内,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然而某夜扎营,遇到一个女刺客,这女刺客武功实在高强,虽然自己重重防备,没让这女刺客刺杀成功,然而这女刺客不仅能够全身而退,还趁机盗走了自己的虎符令牌。

然而常盛果然心思敏捷,知道祝天朝是居功自傲之徒,容不得沙子,对手下说:“让细作在晶国散下谣言,说晶国此番大胜,功不在祝天朝,在一个女子。”

另一边,晶国皇室犒赏三军,说要重赏祝天朝。祝天朝害怕祝荣说出之前将军反目之事,特地招祝荣前来。

祝荣刚到祝天朝府里,祝天朝就跪下身来,痛哭流涕道:“此番得胜,多亏了祝荣将军,得幸祝荣将军不计前嫌,一片忠心,才能使下这反间之计。”

“快快请起,大将军!”祝荣不知所以,吃了一惊。

“祝荣将军不原谅我,我不起。”

“哪里,我祝荣乃是一粗人,何才何能,能想出此种妙计。大将军如要感谢,还需感谢他人。”

祝天朝一奇,便问:“难道此计不是祝荣将军想出来的?祝荣将军立此大功,莫要自谦,哄骗于我。”

“此话千真万确。想出此计的,乃是一个奇女子。此人名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