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一章 火力压制 (1/2)

这片面积不大的空地的确是无遮无拦,有利地形又已经被提前埋伏的叶峰等人给占据了,仓促之间,这些法军士兵也找不到合适的隐藏地点作为掩体。

不过他们也不是什么笨蛋,身子往地上一趴,将阵亡战友的尸体一横,就是一个天然的沙包或者掩体,因为叶峰等人所选择的埋伏地点虽然较为隐蔽,但地势并不高,法军士兵只要一趴下,就可以大为影响到叶峰等人的射击角度。

一发发子弹打在被当中掩体的法军士兵尸体上,留下了一个个大大的血洞,还带着一丝丝温度的鲜血从中喷溅出来。

莫辛纳甘步枪射击精度不差,所发射的7.62mm步枪弹杀伤性也极大,但是在穿透性方面,却是远远不如三八大盖所发射的6.5mm有阪子弹,因此打在法军士兵尸体上的子弹大多都留在了尸体内部,很少有能够击穿身体,给躲在后面的法军士兵造成威胁的。

射击角度不好,导致叶峰麾下的士兵们后续打出的子弹再也没有一开始那般的效果,大多数都落空或者打在了尸体上面,真正能够击中目标的少之又少。

也就只有叶峰、林水生以及那两名特等射手,枪法等级都在专家级之上,哪怕射击角度不好,也依旧能够找到机会,精准地击中目标。

落入到伏击圈的法军士兵其实结局已经注定,面对2挺DP-28轻机枪的火力压制和不断扫射,趴伏在地上的法军士兵想要起身都很困难,更别提转身逃避了,那会将自己的后背完全暴露出来,纯粹的找死行为。

随同步兵队伍追击而来的法军机枪手,虽然已经及时地将两挺FM24/29型轻机枪就地架设了起来,并且拼命开枪射击,企图压制叶峰等人的火力,但效果却有些差强人意。

FM24/29型轻机枪乃是法鸡陆军在二战时期的步兵制式装备,性能什么的暂且不提,从外形上看,与捷克式ZB-26轻机枪高度相似,都是采用弹匣上方供弹的方式。

不过FM24/29型轻机枪的弹匣容量达到了25发,比起原版的捷克式轻机枪所使用的20发弹匣要多出了5发,子弹口径为7.5mm,与其制式步枪贝蒂埃M1907/15M34型能够实现弹药通用。

不过因为法鸡部队在二战中的表现太过拉胯,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表现,这款轻机枪自然也就没有能够发挥出本身的性能,导致很多人都不熟悉,也不知道其优点和缺陷。

如今这一开火,那持续火力,倒是显示得明明白白,可惜失去了先手,又没有选择一个较好的机枪阵地,想要凭借这样的火力压制DP-28轻机枪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更何况在叶峰麾下,还有林水生以及两名装备有莫辛纳甘狙击步枪的特等射手,在法军机枪手开火的那一刻,就已经盯上了他们。

“砰”、“砰”、“砰”

几声清脆的枪响,才打出了几个点射的法军机枪手就头部中弹,一头歪倒在了机枪的旁边,从脑袋上的大大伤口中喷溅而出的血液、脑浆更是飞到了FM24/29型轻机枪的枪身上,那叫一个恶心啊。

之所以机枪手死状如此凄惨,那自然是因为瞄准他们的枪不止一把,一颗小小的脑袋被两发7.62mm子弹同时击中,那下场也就可想而知。

机枪手的头上的确是戴着钢盔,但不到100米的距离,子弹的动能根本就没有损耗多少,以这个时代钢盔的材质根本就不可能挡得住,轻易就被击穿了。

近距离射击之下,即使钢盔没有被击穿,弹头卡在了钢盔上,那强大的动力也能够在瞬间导致机枪手颈部骨折,同样无法幸存。

机枪手阵亡,副射手当然不会干看着,一把推开机枪手的尸体,想要接管轻机枪,给前面的战友提供火力支援和掩护。

只是可惜,被林水生等人盯上的他们,下场可好不到哪里去,甚至于连一发子弹都没有打出去呢,就再度被一发或者两发子弹击中,死得不能再死。

法军部队携带的2挺FM24/29轻机枪从一开始就被盯上了,短短片刻之际,两个机枪组就死伤殆尽,根本就没有那个能力给自己的战友提供哪怕一丁点的火力支援。

没有敌方轻机枪火力的干扰,两个DP-28轻机枪组自然也就没有了任何顾虑,打得那叫一个欢快,连阵地都不用转移,只管对着前方的空地一顿扫射就是了。

10多名法军士兵被两挺DP-28轻机枪的强大火力给压制在了原地,不敢轻易起身,可就给其他的步枪兵们提供了更好的射击环境和条件。

“砰”、“砰”、“砰”

一声声清脆的步枪枪声不时响起,并不急促,士兵们相当聪明地没有选择急速射击,而是稳打稳扎,瞄准了再打,射击速度虽然降低了,但射击精度却大大提升了。

按照这样的打法,顶多再有10分钟,前方幸存的不到20名法军士兵就要全军覆没,成为一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