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日伪军最重要的机枪火力,自然是要受到重点关注的,盯着他们的可不仅仅只有林水生等人,还有重机枪组的机枪手。
在压制日伪军部队火力的时候,重机枪手将大部分子弹都倾泻到了日伪军的3挺轻机枪周边,用强大而又密集的火力封锁了机枪周围的一切通道。
只要有人企图靠近地上的轻机枪,他们的下场都不会太好,要么是被林水生等人手中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精确狙杀,要么就会被SG43重机枪的机枪火力给打成筛子。
同样都是火力压制,狙击步枪与重机枪的压制方式完全不同,前者是精准打击,讲究的是百发百中、弹无虚发。
后者的射击精准度虽然远远不如狙击步枪,但是火力的密集型却更高,依靠密集的火力封锁周边,属于火力覆盖,依靠大量子弹的倾泻,阻拦日伪军士兵的靠近。
但不管是精准打击还是火力覆盖,最终的目的就是一个,那就是让这3挺轻机枪全部哑火,无法给日伪军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没有了机枪火力的支援,伏击部队又没有了任何的顾忌,不断地对着公路上的日伪军士兵倾泻子弹,无数的子弹在空中“嗖嗖”穿梭,不断地打在公路上。
将黄土路面打出了大量弹坑,溅起了无数尘土的同时,也给幸存的日伪军士兵造成极大的压力。
不时地,还会有数发子弹打在马车上,木制的车体被打出了一个个弹孔,破碎的木屑四处飞溅,笼罩住整辆马车的毡布也被打出了一个个孔洞,虽然没有彻底破碎,露出下面被掩盖住的东西,但是下面的东西肯定已经被子弹给击中了。
叶峰一直都有留意着两辆马车的情况,虽然是他最先主张放下顾虑,集中火力消灭残余的日伪军士兵,但也不希望将马车上装载的武器装备给摧毁。
那么多子弹打在了马车之上,要说叶峰心里不担心那是不可能的,不过让他大松口气的是,这么多的子弹打中马车,乃至于毡布下的物资上,都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至少没有发生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弹药殉爆。
只要没有发生弹药殉爆,马车上的枪支弹药就不会被全部摧毁,哪怕有些武器在激烈的交战过程中,被子弹击中,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却也不至于劳而无功,多少总会有些收获。
改换了打法之后,兵力、火力都不占据优势,还陷入到两面夹击状态下的日伪军士兵就更加支撑不住了,残余的士兵很快就被不止一发子弹击中,栽倒在了地上。
大量日伪军士兵或死或伤,依旧还在负隅顽抗的日伪军士兵已经不多了。
不过小鬼子士兵也不愧是一群被所谓的“武士道精神”给洗脑的疯子,眼见逃脱无望,陷入到绝境之中,也依旧不肯放弃,满脸狰狞地掏出了手雷,准备直接将两辆马车上的物资给彻底炸毁。
这一下,可是让叶峰彻底炸了毛,他辛辛苦苦地准备这一场伏击战,为的不就是缴获两辆马车上的物资嘛,小鬼子竟然想要将它们炸毁,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水生,给我打掉那些拿着手雷的小鬼子。”
这种情况下,想要阻止小鬼子投掷手雷,自然只能是让林水生这样的精英狙击手来,哪怕是那三名同样手持狙击步枪的特等射手他都不会放心。
不远处的一个狙击位置上的林水生听到命令之后,没有半点废话,立刻转动枪口,略微瞄准之后,立马扣动了扳机。
“砰”
一声清脆的枪响,一发7.62mm子弹在一道细微的火光之中飞出了枪膛,快速地飞过短短的距离,精准地打了那名拿着手雷,已经拔掉了保险销,往头上的钢盔猛磕的小鬼子的手腕。
手腕被子弹击中,这名小鬼子的手都差点被子弹那强大的动能给打断,剧烈的疼痛感通过神经传入脑海,手里握着的手雷却也是再也握不住了,瞬间就从手上掉落了下来,在地上弹了几下,随后就在这名中弹的小鬼子那惊恐的眼神中轰然爆炸。
身处手雷爆炸中心处,这名小鬼子自然没有任何活路,当场就被炸飞了出去,破碎的弹片甚至将他的身体都给切开了。
不光是他,就连他身边的另外几名士兵也都遭受了池鱼之殃,被炸飞了出去,不死也重伤,其中就包括了最后一名幸存的小鬼子。
眼见危机解除,叶峰长长地吐了口气,得亏小鬼子所装备的手雷乃是九一式手雷和九七式手雷,因为设计理念以及生产工艺的问题,两种手雷都存在着各种问题,尤其是引信方面。
日苯人不具备欧美国家那般简单的引信爆炸,在拔掉保险销之后,还需要足够强烈的撞击力度才能够让手雷顺利引爆,这就使得日军士兵在使用手雷的时候,通常都会在钢盔上磕一下,再将手雷给扔出去。
这样一来无形中就耽误了时间,也给了林水生趁机击中手腕的机会,这个时候手雷已经与钢盔发生了撞击,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