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序章(2) 震旦建立 东方乱起 (1/2)

在炎黄子孙中流传着王屋山是天宫通往凡间的必经之路的传说。在大禹治水之后,大禹得到了天帝的指示,提前七天沐浴吃素,散去一身凡俗气息之后,前往了王屋山立坛祭天。

王屋山顶此时的中央有一个巨大的祭祀台,四周站着80位穿着玄色祭祀冠服、头上戴着皮弁的祭司们,他们便是司天承最早的雏形。不远处有一排巨大的石柱,上面用铁链绑着各式各样的异种:食人魔、斯卡文鼠人、欧克绿皮兽人、黑暗精灵、甚至还有一个亡灵骷髅。他们此刻也知道了自己即将面对什么,疯狂的做着徒劳无功的挣扎。周边一个看起来像是大祭司的老者不动声息的掐了一个发决,异种们顿时安静了下来。大禹则站在石柱正前、祭坛的中央,一张整体由蓝田玉制成的桌案前,玉石莹润光滑,在晨曦的照射下散发着淡淡的光晕,仿佛在诉说着今日即将发生的不凡。

“元气昊大,称为昊天。远视苍苍,庇护黎民。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今炎黄部落大禹,领部落子民立夏国,祭祀昊天上帝佑我华夏江山锦绣、国泰民安,自天佑,吉无不利!”言罢,大禹拔出人皇象征的轩辕剑,剑指正前方石柱上的那些异种,祭司们一个接着一个站在早已规划好属于自己的异种面前,掐着法决,念着咒语,或用雷霆、或用烈焰、或用寒冰...将这些异种一个接一个的献祭,五颜六色的光芒顿时在王屋山顶四射。山下部落的族人,如今夏国的子民无不跪拜在地,口中高呼着昊天上帝的神迹......

“吼~”一声龙吟突然响在了这片天地,随之而来的是漫天的金光洒落在了凡世。

一条长达数百米的九爪金龙盘旋在了王屋山顶,巨大的龙首缓缓睁开,瞳色金黄且耀眼,就像此时此刻刚刚升起的晨曦,只见那神龙口吐人语“吾乃昊天龙帝,上古诞生于九天之外。远古时曾助尔等部落对抗混沌,被立为部落图腾,护佑九州人族。今王朝初立,赐九鼎以避邪祟。”话音刚落,天空中异象陡生,九尊刻有龙之九子,以及东部大陆名山大川、奇异之物的青铜巨鼎伴着道道金光悬浮在了王屋山顶。

大禹以及山顶的所有祭司尽皆伏地高呼“谢龙帝赐鼎,庇佑吾族!吾等愿奉龙帝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立神龙教为国教!年年祭祀,日日祭拜!”

昊天龙帝缓缓點首道“吾即将去追寻无上大道,届时无暇尔等。若有所求可对九鼎诚心祭拜,吾有九子各有神通,会庇佑你们的。”说完便化为一道金光遁去,九尊青铜鼎也四散而去,降临到了九州的土地上压制着混沌的影响。

自此,震旦帝国的雏形——【夏王朝】在东方的土地上出现了。

龙帝的九个孩子,面对凡人们的祷告祈求渐渐的觉得有些分身乏术。便在神龙教中,各自选了一批最虔诚的教徒建立了专属于自己的神龙卫,帮助龙子们处理凡间事务。导致神龙教在凡世王朝内的权力也开始了膨胀的发展。

东方大陆的人们对于宗教的信仰非常的随性,基本上除了神龙教之外,针对其他神明的崇拜多如繁星,也脆弱不堪,只要任何一个善辩者,都可以让他们放弃各种辅神的崇拜,但是任何成规模的辅神/外来神宗教崇拜团体都会被官方的力量所摧毁。因此各种以哲学为主的信仰流派反倒自由发展,形成了百家争流的局面。

其中有一个教派名曰“佛教”,他们推崇普度众生,将昊天龙帝尊为“佛祖”,宣扬作为正义代表的佛祖暨昊天金阙无上至尊与他的龙子以及建立的神龙卫在凡间与邪恶混沌斗争,教导人们自发向龙帝靠拢,铲除邪恶,于善他人便是自身修行的提升。这一教派因为通俗易懂符合普罗大众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佛教也通过和龙子们以及王朝官府的积极合作,避免了像其它教派一样的迫害。而朝廷也将佛教武僧纳入了军队的体系中。

随着人口的繁衍生息,九鼎法力笼罩的区域毕竟有限。越来越多的人类走出了九鼎笼罩的城池,在九州各地安家。从而导致了混沌对他们其中一些意志不坚定的贵族和士族产生了侵蚀,至于那些目不识丁的底层人民,一般情况下他们也不会受到混沌的影响。

但是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一个名为黄牙教,信仰斯卡文大角鼠的教派,竟然在王朝的上层流传了起来。这些士族大夫们或多或少家中豢养着一支从四处捕捉而来的斯卡文鼠人组成的家仆卫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群斯卡文鼠人渐渐被震旦文化所同化并被称之为“震旦鼠人”:他们头戴有着黑色面纱的斗笠,身体由麻布制成的衣服包裹,外面还另附了一层竹铁相间的轻甲。在大街上他们要不是一条老鼠尾巴露在外面,看上去与寻常人类游侠并无太大的差异,无非就是个子矮了些。

这个教派被长公主妙影发现时,已经渗透了相当一部分当时王朝的上层贵族。为了避免王朝的动荡,妙影勒令这些士大夫们将所有鼠人交出来,并保证不会为难它们。妙影在九州的各个地方地方建立了“社君府”,安置这些鼠人。并将它们归入了王朝的户籍体系当中,虽然只是下等人,但也算正式纳入了王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