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夕阳的余晖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碎玉轩的庭院中,给整个庭院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这深宫内的琐碎日常。甄嬛身着一袭素色的家常衣裳,简约而不失端庄,她缓缓走出内室,来到庭院之中。
此时,碎玉轩的下人们,包括流朱、槿汐、小允子等,都在庭院中各司其职。有的在打扫庭院,有的在整理杂物,看到甄嬛出来,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恭敬地行礼道:“小主。”
甄嬛微微一笑,目光温和地扫过众人,轻声说道:“都别忙活了,过来坐吧。”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亲和力。
下人们面面相觑,似乎有些惊讶于甄嬛的举动,但还是依言围坐了过来。甄嬛看着他们,眼中满是关切:“平日里大家都忙着伺候我,也没什么机会好好聊聊。今日得闲,我便想问问,你们家中父母可好?最近可有什么难处?”
小允子率先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感激:“回小主的话,我家中父母都安好,多亏了小主的关照,家中日子也过得安稳。”小允子出身贫寒,入宫后一直渴望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甄嬛平日里对他的照顾,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流朱也笑着说道:“是啊,小主。我家中一切都好,母亲还时常叮嘱我,要我好好伺候您,莫要出了差错。”流朱性格活泼开朗,与甄嬛情同姐妹,在她心中,甄嬛不仅是自己的主子,更是值得信赖的朋友。
接着,其他下人们也纷纷表达了对甄嬛的感激之情,讲述着自己家中的情况。甄嬛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偶尔还会关切地询问几句。她深知,在这深宫中,下人们是她最亲近的人,也是她了解宫中消息的重要渠道。只有让他们真心实意地为自己效力,她才能在这波谲云诡的后宫争斗中,多一份保障。
待众人都说完,甄嬛微微敛了敛神色,语重心长地说道:“我知道,大家都对我忠心耿耿,我很是感激。只是这宫中不比外面,是非多如牛毛,你们说话做事都要格外小心,不可随意议论妃嫔。有时候,一句无心之言,就可能招来大祸,不仅害了自己,还会连累整个碎玉轩。”
众人纷纷点头,脸上露出凝重的神色。槿汐轻声说道:“小主放心,奴婢们都明白。这宫中的规矩,我们都铭记在心,断不会给小主惹麻烦。”槿汐在宫中多年,历经风雨,深知宫中的险恶,她也一直教导着其他下人们要谨言慎行。
甄嬛微微点头,继续说道:“还有,若是你们听到什么重要的消息,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我。不管是关于哪位妃嫔的,还是宫中的什么动向,都不可隐瞒。你们的消息,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下人们齐声应道:“是,小主。”他们都清楚,甄嬛在宫中处境艰难,需要时刻掌握宫中的动态,才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甄嬛看着众人,满意地笑了笑:“我也不会亏待大家,只要你们好好做事,我自然会记得你们的好。日后,若是有谁表现出色,我定会重重赏赐,甚至提拔。”
说着,甄嬛看向小允子,从身旁的侍女手中接过一件精致的袍子,递给他:“小允子,你做事机灵,这是赏你的,日后要更加用心。”
小允子连忙起身,双手接过袍子,眼中满是惊喜与感激:“多谢小主赏赐,小允子定当肝脑涂地,为小主效力。”这件袍子不仅是一份赏赐,更是甄嬛对他的认可和信任,让他感到无比自豪。
其他下人们看着小允子,眼中也露出羡慕的神色,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表现,争取也能得到甄嬛的赏赐。
甄嬛又对众人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这才让他们散去。看着下人们离去的背影,甄嬛微微叹了口气。在这深宫中,她虽然有了一些忠心的下人,但前路依旧充满了未知和挑战。她必须小心翼翼地经营着这一切,才能在这后宫中站稳脚跟。
回到内室,甄嬛坐在榻上,静静地思考着今天与下人们的交流。她知道,要想在这宫中长久立足,仅仅依靠下人们的忠诚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实力,拉拢更多的盟友。
这时,流朱端着一杯热茶走了进来,轻声说道:“小主,喝杯茶,歇歇吧。”
甄嬛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流下,让她原本有些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流朱,你觉得今日我与大家说的话,他们都能记住吗?”甄嬛轻声问道。
流朱微微皱眉,想了想说道:“小主,大家都对您忠心耿耿,肯定会记住您的话的。只是这宫中诱惑太多,难保不会有人一时糊涂。”
甄嬛微微点头,“你说得对。这宫中的人心,最难揣测。我们还是要多加小心,平日里多留意他们的言行举止。”
流朱应了一声,又说道:“小主,您也别太操心了。只要咱们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再加上大家的齐心协力,一定能在这宫中过得安稳。”
甄嬛微微一笑,“但愿如此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