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章 杀气腾腾的朝会 (1/2)

翌日,朝会上,所有臣子都变成了老实孩子。

没有一个想要出来上奏。

显然群臣都知道,今天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弑君谋逆一案。

朱由校坐在龙椅上,目光俯视下面一众大臣,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和冷笑。

魏忠贤一党的臣子,没有得到魏忠贤暗示,是不会贸然出来上奏。

今天是天子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亲政,而不是以往那般玩平衡。

更不会纵容阉党和东林党在朝堂互撕。

大殿里面忽然沉寂了一盏茶的时间,没有一个人出声。

朱由校准备让魏忠贤的人出来上奏,孙承宗却已站出来。

“陛下,臣有奏。”

“孙爱卿请说!”

朱由校眼中尽是诧异之色,没有想到会是孙承宗。

原先判断是东林党的人上奏诛杀魏忠贤的折子,以此降低弑君谋逆一事。

“陛下,臣请诛此次谋逆弑君之人九族。”

孙承宗加入东林党人,是建立在忠于大明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

如今出现这样的事情,孙承宗对东林党已是敬而远之。

为了表明自己属于忠君爱国之臣,遂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此向天子表明心迹。

涉及人员里面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东林党。

能在京城为官,都是东林骨干成员。

如果孙承宗忠于东林党,就不会这样做。

黄立极其实也有一份请求诛杀所有相关参与谋逆之臣的九族折子。

这是一次站队和选择。

朱由校冷笑地看着一众大臣,“朕还以为诸位大臣都忽略了朕被刺之事。”

“朕活着,令在场诸位爱卿不满意,怎么没死呢?”

“要是朕薨了,尔等大臣就能另立新君,弹冠相庆。”

“正德、光宗两位皇帝的死,都没有深入追究,便草草结案。”

“诸位爱卿都习以为常,反正死个皇帝而已。”

“不影响我的利益,就无所谓。”

朱由校的话非常重,这是对大明大臣的不信任和鄙视。

现在朱由校直接给光宗和正德两位皇帝的死定性为谋杀。

可见朱由校已动了杀机,不可能像以往两位皇帝那般不追究。

什么法不责众,那是扯淡。

朱由校要的就是涉及谁就逮谁,都要杀,都要灭门灭族。

“臣不敢!”

“臣有罪!”

……

一众文武大臣纷纷跪在地上请罪。

他们都看出来了,陛下是要大开杀戒。

甚至以谋逆之罪,清理京城一切黑恶势力。

这段时间,京城里的所有黑恶帮派,乃至幕后之人。

性质恶劣的帮派全部铲除,其后面的幕后都扣上谋逆一案的罪名抓捕。

小鱼小虾,都被朱由校清理干净。

整个京城的黑暗和肮脏一扫而空。

本以为京城百姓会人心惶惶,岂料百姓却在拍手称快。

都说天子杀得好!

骑在百姓头上敲髓吸骨的蛆虫已经没了,百姓的日子反而好过起来。

“有没有罪,不是朕说了算。”

“朕从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尔等心里可能对朕的话存在质疑,觉得是朕在打击报复。”

“为了体现公正。”

“朕特命顾秉谦、孙承宗、黄立极、雨化田、诸葛正我、青龙、曹正淳和郭巨侠组建临时小组。”

“专门对谋逆一案进行最终审判。”

“朕的原则是公平、公正、公开!”

没有人能想到,朱由校竟然任命这么多帝国重臣参与审判。

可见朱由校并没有一棍子打死所有人。

如有纰漏,还有挽救的余地。

的确是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的原则。

听着朱由校的任命人员名单,群臣惊呆了。

不过里面的道道太多。

看破的人,就知道里面最大的陷阱就是公开。

谋逆弑君案一旦公开,只怕涉及人员将永世不得翻身。

便是相关派系都要遭到天下质疑。

说白了,这是天子对东林党的声誉进行一次有预谋地打击。

这个手段更歹毒,魏忠贤只是罗织罪名地杀。

现在朱由校没有完全由西厂主导,而是组建各派系的人员进行终极审判。

审判结果都要公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