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无视离京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在朱由校的案头摆着。
“这个皇叔还行,没有做傻事!”
“脑子可以碾压信王几条街。”
信王就在这里,听着朱由校毫不留情地说出来。
心里一阵苦笑,心道:“吃脑很重要。”
他吃亏就吃在不会吃脑,傻乎乎地听别人说。
自己从来没有去基层了解实况,才会做出谋逆弑君的蠢事。
皇兄的脑子才是真的好啊……
本王和皇兄的脑子相比,就是脑子还没有发育完全的人。
信王、东林六君子以及顾秉谦等一众大臣都在汇报今天午门斩首的盛况。
可以说,今天的午门斩首是大明帝国复兴伊始。
京城百姓前来观看的百姓高达几十万,这是个什么数字,把所有道路都站满了。
要不是这是个高武世界,审判官的宣判都是高手。
可以在方圆十里之内都能清晰地听明白审判内容。
只怕就要通过无数的人进行传递审判官的话。
朱由校今天高兴,因为这些臣子现在都变得老实,学会听自己的话。
不听话的,都差不多清理了。
各种名义各种手段踢出中枢。
留在中枢的臣子,只能是和朱由校一条心的人才行。
即便不是,那也不是中枢核心部门的官,即便有几个在,也不是一二把手。
都是些无法在朝堂上发声的人。
不影响大局。
朱由校没有动这些人,留着也有留着的好处。
给各势力一个希望,天子没有彻底掀翻桌子的暗示。
至于朱由校有没有把他们赶尽杀绝,只有天子一个人知道。
对其他人来说,都是个未知数。
魏忠贤道:“陛下,神侯是被今天午门斩首的事吓住了。”
“今天所杀的人,百姓都拍手叫好。”
不可否认,他不是没有杀过官,但都没有今天这个效果好。
原因在于,他没有让百姓感受到,杀贪官污吏,他们都是受益者。
目的不一样,以前他的目的只是为了打压东林党。
从未以更高的角度去考虑。
杀一个官,就要把这个官相关的利益体根除,让百姓得到好处。
朱由校看着魏忠贤道:
“其实朕并没有给百姓实际利益,为何百姓叫好,说朕是个明君?”
“这个……”
魏忠贤瞎火了,他回答不上来,文化不足。
顾秉谦同样回答不上来。
信王更是懵逼,眼中尽是疑惑。
杨涟等人同样不得其解。
朱由校道:“你看,你们都是帝国大臣,掌握了帝国生杀大权。”
“你们都没有明白,那朕来告诉你们。”
“臣等恭听圣训。”
朱由校心里不由一阵感慨。
想要把这些臣子的思想觉悟和思维方式改变,任重道远。
“朕时常出宫微服私访。”
“在诸位爱卿眼里,这是不务正业。”
“事实上,朕每天出去都在最底层厮混,听取百姓的心声。”
“百姓需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
“虽然这次谋逆案,百姓并无实际好处。”
“但尔等没有注意到,朕在下达西厂、锦衣卫抓捕的时候。”
“朕还让他们把京城那些鱼龙混杂的帮派顺手清理。”
“低层中的地痞流氓,实际上和这些帮派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些复杂的帮派以及地痞流氓对百姓的伤害是最深的。”
在朱由校看来,贪官污吏可恨,但百姓还有一口气。
而这些地痞流氓以及低层的帮派,连给百姓一口气的机会都没有。
作为穿越者,太知道村霸、恶霸的危害性。
没有人在意过百姓的死活,从古至今如是。
就是他这个穿越者都深有体会。
那还是所谓文明国度都这样,何况是这样人命如草芥的时代?
人吃人,从来都没有消除。
看着一众臣子,朱由校叹道:“尔等不明白不要紧。”
“以后想要做帝国的高官,不了解底层情况,根本没有资格进入中枢。”
“先解决最底层的恶霸流氓,在解决底层各帮派。”
“其后在花费力气整顿官场。”
“饭要一口一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