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委托 (1/3)

在直播间的观众还在讨论的时候,晓曦凌已经把武器检查完了,武器匣冰凌能源充足,拓展空间稳定,惯用的家伙事也都在顺手的位置,

实际上这个流程他已经做过不知道多少次了,属于闭着眼睛都知道东西放在了哪里,有没有问题瞄一眼就知道了,检不检查其实都一样。

(这种检查其实算是个人的一种习惯,也是他没有安全感的一种表现吧,很多时候明明知道基本不会出问题,但脑子里却总是喜欢想一些有的没的,担心这担心那的,以至于严重缺乏安全感,小声BB,作者也是安全感不足的那一类)他的大部分收入都拿去提升基地的火力续航,生存能力和安全性了,以及对自己和自己的装备进行更新换代,也因此存不下什么钱,做事也有点抠门,不是舍不得,是真没钱)

晓曦凌的手指拂过武器匣冰凌的表面,感受着那微凉的奇妙触感,抬头瞄了眼导航的位置显示,距离委托人定的任务委托地已经不远了,挥手取消了自动驾驶,动手接管了车子。

虽然现在的民用AI已经非常发达了,但是有些时候还是比不上人类,道路安全且长时间的行驶可以交给AI,而近一点的一般是他自己开(可以超地图里没有的近路)。

驱车来到了仓库不远处的小树林里。

“各位,我到地了,摄像头就先关了,一会任务开始了我再打开。”

没去看直播间的反应,从底座上拿下了手机,关闭了摄像头,放进腰间的手机袋里,从方向盘下的暗格里摸出手枪,放进了武器匣冰凌的装备槽中。

停好车后的晓曦凌关闭了车子的一部分功能,以最低功耗维持车子的预热状态,并启动了光学迷彩,以减小被发现的可能,同时方便跑路的时候用,接着开启了车载的生命体征探测器。

现在他车上搭载的这台生命体侦测仪是十几年前就淘汰的试验机,和现在军用的家伙没法比,本来是某人的私人收藏,后来不得已出售了,最后被他以不高的价格从咖啡店里收购了,这东西缺点挺多的,体积大,耗能高,范围小,不过有总比没有的好。

虽然缺点不少,但这台试验机的优点也有,就是探测精度高,能量反应小,不易被发现,且能够定向探测,穿透厚重的掩体,还可以锁定特定的生命体波动,寻人定位,前提是在探测的最大范围内,并且可以和绑定的设备共享信息,远程启动,单人行动时堪称透视外挂,必要时能做到实时显示,就是耗能高了点(指尖宇宙),低功耗下只能显示扫描时的那一瞬间探测范围内的生命体所在位置。

扫描完成,结果显示不远处的废弃仓库里有五个较大的生命反应,四个在仓库内,聚在一起,一个在仓库边缘,从位置上看着是后门的样子,除此以外,整座仓库附近甚至连稍大一点的生命反应都没有,起码目前探测到的范围内没有,只有一些及其微小的生命反应,应该是昆虫一类的。

这不应该,虽说由于维度辐射,大部分的生物体型都变大了不少,但基本的生物习性还是不变的,像仓库这种天然的保暖挡雨建筑,理应有不少动物聚集才对,就算被人驱赶也不会离开的太远。

除非这片地区时常有人来,或者有人定期清理范围内的生物,不然不会这么安静。

事出反常必有妖,晓曦凌暗自提高了警惕,在取出一些必备的装备,和身份伪装工具后带上了耳机,拎着冰凌开门下车,关上车门后,找了些枯树枝和杂草把没法隐形的车轮盖了起来,车辙不用管,在维度辐射的影响下,植物的生命力顽强着呢,要不了一会就会恢复,印子自然就没了。

(别问为什么不能连轮胎一起隐形了,问就是从黑市淘的残次品,怎么说都只是特殊一点普通人罢了,主角手上现有的家伙事大多都是淘汰的,或者修复过的残次品,属于能用就行的范围)

随后拎起武器匣往背后一放,在没有任何支撑的情况下,冰凌就这么固定住了,而且没有和后背紧贴在一起,而是空出了一段距离,就好像游戏里的那样,武器悬浮在背后。

武器匣表面泛起六边形的纹路,在极短的时间内消失,就像是进入了另一个空间,除非晓曦凌需要不然没人能触碰到它。

接着晓曦凌利用周围的树木作为掩护,朝着不远处的仓库靠近,路上启动眼镜的扫描功能,检查着周围的环境和地面,看看有没有陷阱或者监视器之类的。

绕过仓库周边倒塌的围栏后来到了厂区内部,从这里可以看出仓库并不大,大概只有一千平的样子,外表看着破破烂烂的,大门倒是留着一条缝,仓库内部似乎有干扰,目镜没法探测,显示的是未知。

出于谨慎起见,晓曦凌还是绕着仓库观察了一圈,发现只有后门有一位看着像是负责安保的人,和之前探测到的结果相同,除此之外仓库周围竟然没有一点额外的安保措施。甚至最基本的辐射检测装置都没有!

要知道,在安全区之外,测量仪可以说是必须的,毕竟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