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章 急行军 (1/2)

“何事?”

皇帝微微蹙眉。

提及‘雁门关’三字,便面色阴沉。

有种喘不上气的窒息感。

他才登基不久,在朝堂毫无根基,本就不是不愿放权的太上皇对手,又恰逢鞑靼铁骑南下,直接对大汉展开攻势,而雁门关就是第一个沦陷的地方。

七年前,朝廷还有余力支援。

但没过多久,那些蛮子就蔓延到中原大地,除京都重镇尚且能自保,不受到战火波及以外,剩下的城池哪一个没被摧残过?

国库空虚,只能先支援距离京都更近的地方,以免异族直捣黄龙。

对大汉而言,这是永远的伤口。

“陛下,鞑靼铁骑停军了!”

夏守忠浑身颤抖。

来不及思索太多的规矩,像是发了疯的野马,三两步便窜到新帝面前,亢奋的叫出声:“前线来报,说蛮子后方出现乱子!”

听闻这话。

新帝脸上没有半分喜色,反而苦笑一声:“那又如何?安抚完后方,战争还是会继续…”

他登基多年来,每次下旨时,还是需要太上皇同意。

兵权方面,也被太上皇以自己年幼,不足以威慑全军为由,牢牢把控在手中。

满朝文武,人才济济,可他能掌控的实在不多。

对于战事,便是有满心的计策,也发挥不出半分,最后索性自暴自弃,不再关注。

夏守忠是他的心腹。

从他小的时候,便伺候在身边,到现在已经不知多少个年头,也是最了解他的人。

平日里,除非新帝主动想听,否则夏守忠绝不主动提起前线之事。

“世道大乱,各地义军数不胜数,某些势力不输给朝廷。”

“倘若是他们发起冲击,给鞑靼后方造成些许压力不成问题。”

说到底,新帝不认为这些义军能成气候。

他们只是凭一腔孤勇成了组织,但底层的泥腿子,哪里会管理军队?

新帝话音刚落。

夏守忠直接将情报递到桌上,压低了声音道:“陛下,这份异变,来自雁门关…”

啪!

手中毛笔掉落在地。

皇帝眼珠子瞪得溜圆,遍布红血丝,激动地站起身子:“雁门关…还有人活着吗…”

雁门关!!

从先帝执政,到他登基,那座边境小城,几乎成为朝廷禁语。

他到现在都记得,鞑靼大军南下的第一站,便是雁门关,当时十几万大军将孤城围的水泄不通,时至今日,也连一条消息都传不过来。

想与中原互相联络,最起码要穿越鞑靼十多层包围圈。

难以想象…

在这般绝境中,竟还有人活着,仍有军队在坚守。

他比谁都清楚,当年战争有多惨烈,汉人的部队被杀的不剩下几个人,那些戍边将士,远离中原故土的英雄们,连尸骨都运不回来。

新帝搓了搓脸颊。

昏昏欲睡全都消失不见,强迫自己恢复精神。

在权谋手段上,他难以与太上皇抗衡,可文韬武略却丝毫不输给任何人。

以他的眼光来看,倘若雁门关真有队伍存活,那这支队伍的强悍程度,势必远超大汉如今所有的军队。

“派一支急行军!!”

新帝提高音调。

再不复往日的沉着与冷静,坐在椅子上的时候,都差点摔倒在地,急切出声:“以最快的速度,潜入雁门关,一定打探到情报!”

一旦雁门关仍有人在坚守。

对于全大汉而言,都意义非凡。

七年之久。

这些英雄如果真能活着回到京都,对其他人是何等的鼓舞?又有多少热血儿郎,会跳出来,继续为大汉而战?

雁门关就是希望!是曙光!

破局的转折点来了!

即便这份可能性,极其渺茫,甚至可以到忽略不计的程度,但他也要试试。

大汉积淀了千年来的兴衰荣辱,不说碾压外族,也是想拿捏就拿捏。

但现在苍天巨变,气运降临蛮夷,简直愧对列祖列宗!

愧对煌煌青史上那些开疆拓土的帝王武将!

“民族需要英雄。”

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需要一个力挽狂澜、独臂擎天的英雄传奇,来凝聚苍生黎庶的信心。

唯有最强大的精神信念,才能感染面对崩溃的神洲大地。

……

风沙怒卷,月色苍凉。

雁门关外,贾珀、徐震等一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