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帝见状,未再强求,恭送游奕灵官出了幽冥界。
十殿冥王见酆都大帝送走游奕灵官,面色转悲为喜,却未听得游奕灵官私语,更未猜透其中缘由,更显求知若渴,于是纷纷上前询问。
鬼帝未发一言,径直走到桌案边,翻开最末一本簿册,奋笔疾书,于魂字一千三百五十号上注下:元狩元年,东胜神州傲来国天产石猴……
众冥王倍感疑惑----方才转轮王所提意见,鬼帝并未采纳,为何刚晋升酆都大帝,便提笔坚决?
鬼帝环顾一周,大笑道:“哈哈……此乃玉帝之意,尔等未从圣旨中揣摩出吗?”见众冥王满腹狐疑,越发故弄玄虚,说道:“玉帝此次为何委派一西方新官传达圣谕?”众冥王依旧不知所云。
鬼帝并未详细解释,转而说道:“众冥王听令!持我《禁魔录》,前往凡妖二界,追查魔界余孽。”众冥王领命散去。
罗酆山以西八百里,与西牛贺洲交界之地有座雪山,名曰积雷山。
银峰雪色照蓝天,
绒布冰川光耀眼。
白云乘风游山巅,
飞雪云雾实难辨。
积雷山终年积雪,山峰白雪皑皑,映照天空,更显蔚蓝。冰川好似绒布一般披挂山间,银光耀眼。风起云涌,盘旋于山峰之巅,卷起山中积雪,如云雾一般。是飞雪,或是云雾,早已无从分辨。山中有一摩云洞,位于乱石缝间,洞口甚微,避影敛迹,难以察觉。洞道狭小,绵延数十丈。洞中略微宽敞,石壁之上凿有一凹槽,凹槽之中有些火油,火油之上浮一竹丝灯芯。火光微弱,恰巧可以照亮洞中四壁。石洞深处一阴暗角落有一黑色石门,高四尺,宽二尺四寸。火光能照亮四壁,唯独在这石门出暗淡无光。石门旁隐约可见一银发老者,一手背后,一手以枯枝为笔,面壁作画。
银发披肩似白霜,
佝偻身躯怀金刚。
目光如炬藏利剑,
面如枯木隐红光。
银发老者已近万岁,唤作万岁狐王。此妖法力高深莫测,但妖界从未听闻有此名号,想必常年隐居或是来自神秘地界。万岁狐王身后站立二妖,一雌一雄,一位身材高挑,白色莲蓬衣下难藏千娇百媚,唤作玉面狐狸,乃狐王之女;一位则是身形魁梧,无袖素麻衣内更显体态壮硕,唤作大力白牛,乃狐王之徒。
狐王放下手中画笔,缓缓转身,说道:“好徒儿!你到我摩云洞有些时日了,老夫所授心法你已习得三层,在这妖界应当无人能敌了。何时与玉儿成亲啊?”
狐王口中所说玉儿正是其女玉面狐狸。抢在大力白牛开口之前,玉面狐狸忙说道:“父亲为何定要女儿嫁给这老牛?他已有正妻,女儿不愿嫁作他人为妾。”
狐王劝道:“玉儿啊!这白牛天赋异禀,倘若再加以时日,定能统领妖界。为父不能照顾你一辈子,有他守护身边,父亲才放心。”
大力白牛说道:“师父待我恩重如山,徒儿定不辜负所托。只是近日天有异象,恐这妖界又将动荡。徒儿这身功夫怕是应付不了啊!”
狐王诧异,问道:“哦?徒儿何时习得观测天象之法?这异象是何寓意啊?”
大力白牛一惊,急忙答道:“徒儿怎会懂晓天象,只是心有不祥之感,况且师父近日常作画深思,定有所虑,故而猜测罢了。如若师父能多授些法术,徒儿运筹帷幄,以保师妹周全。”
狐王大笑,说道:“原来如此!徒儿放心,待时机成熟,为师定倾囊相授。”
“不知何时是为时机成熟啊?”
“快啦!”
大力白牛轻叹不语。
狐王余光察觉大力白牛神色暗淡,微微一笑,说道:“修炼上层法术不能急于一时,为师先赐你铁盔金甲,助徒儿收服众妖王。”
大力白牛转悲为喜,行礼拜谢。
片刻后,狐王笑容渐渐淡去,叹息道:“这异象源于东胜神州傲来国境内,徒儿统一妖界当自西向东,东胜神州恰好为最后一站。傲来国有一妖王,自称混世魔王……”
大力白牛听闻混世魔王称号,极为震惊,说道:“最后一站,要降服混世魔王?看来这妖王有些道行啊!”
“此妖虽说法力平平,但诡计多端,阴险狡诈。”
“徒有虚名,这头衔徒儿更适合。四海有名称混世,西方大力号魔王。不错,不错!嘿嘿!”
“不过若此妖与这异象有关,意义非凡,或许正是为徒儿准备。”
“师父是说,这混世魔王的头衔是为徒儿准备的?”
“老夫意指此妖可助你一臂之力,哎!”
“难道得此妖相助,大事可成?”
“尚不能确定啊!或许须待此妖修行得道,化身为龙。”
“何需等待,不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