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受拜人间情,感化石猴心 (4/6)

还请道长快快动手。”

“肌肤何处缺少,须提取何处。你可舍得如今容颜?况且也只能救他一命,尚不知他能否恢复常态。”

“母子骨肉相连,我儿命即我命,一张皮囊又如何?”

“倘若样貌变作贫道这副模样,你不后悔?”

“只要能救活娃儿,定不后悔。”

“当真不后悔!”

“绝不后悔!”

悟空凝望妇人泪眼,不敢相信、不忍心,此等母爱已然触动那颗石心:“哎!有劳将他平躺地上,你也坐正一旁。”

妇人放下孩童,跪坐悟空面前。

悟空话不多说,便一通施法,剥下妇人半边脸皮及大片头皮。妇人却无痛无痒,撤下布料,一边自行包扎,一边擦拭泪痕,焦急等待。

未过多久,悟空吐气收功。只见孩童微微睁开双目,环视四周,目光停留在母亲半遮的笑脸上。

妇人扶起孩童,一同跪谢恩人,说道:“道长救命之恩,永世不忘。”

悟空说道:“贫道只能救他一命,不过这张脸只能勉强拼凑,已恢复不了他本来面目了。”

“母亲,你受伤了!”

“刚才那妖怪太凶了,擦破点皮,不碍事。诩儿没事就好。”

孩童伸手触摸妇人脸颊,妇人伸手握住孩童小手。

孩童四处轻抚其头颅,格外小心翼翼。这时,母亲从腰间掏出一枚铜镜递给孩童。此铜镜如碗底般大小,做工粗糙。孩童轻轻接过铜镜,左看,右看。镜中隐约现出孩童局部面容,只见左脸三道抓痕,道道足有三寸,前额凸起,形同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本以为孩童无法接受如此打击,会痛哭一场,然而这孩童表现异于常人。

孩童虽身体虚弱,但仍然再次跪拜悟空,淡然一笑,说道:“长相于我何用?我生于鬼谷,现如今得一鬼面,恰如其分。”

孩童既不哭闹,又不惊恐,竟口出此言,着实令悟空意外。

悟空伸手抚弄孩童头颅,仔细察看,问道:“老孙手法娴熟,应当复原了,为何如此?不应该呀!”

孩童叩首参拜,恳求道:“请道长收我为徒。”

悟空道:“老孙救你,你不谢我就罢了,还要我收你为徒,简直得寸进尺。”

孩童道:“大恩不言谢。道长救我性命,如今我年幼,既无钱财,又无权势,无以为报,只待日后报答,故而求道长收为弟子。”

悟空道:“你有报恩之心便好,老孙云游四海,从不收徒。”

正当二人对话之际,突然传来哭喊之声。随声望去,只见那些四处逃窜的人群陆续归来,数人抱起尸骨,跪地痛哭。

孙悟空缓步上前,本想安慰一番死者亲人,却见众人纷纷退避,更有甚者吓得瘫倒在地上。原来孙悟空方才发怒时现了本相,忘记变回人形了,众人是害怕这妖怪模样。

孙悟空忙变成人形,并解释道:“老孙并非妖怪,只是个道士,就住在附近花果山上水帘洞内。方才是为了对付妖怪才变身的,不得已而为之。”

众人定神一看,果然是人。一人说道:“这位道长正是降服妖怪的仙人啦!”说话间,已跪倒在悟空面前。众人听闻,纷纷向孙悟空跪拜,齐声恳求道:“大仙法力高强,求求大仙救救他们吧。”

孙悟空环顾众人,叹息道:“快快请起!并非老孙不愿相助,只是方才鬼差先一步将死尸魂魄勾走。如今老孙法力受限,不便再入地府,不能施展起死回生之术啊,也是无能为力啊。”见众人哭成一片,悟空心急如焚却爱莫能助,不忍多看一眼,转身飞去。

悟空坐在山顶崖边遥望远方,眼中冲蚀着沮丧,不知不觉天色已暗。这时,树丛中沙沙作响,悟空转头看去,是那妇人和孩童寻到此处。

悟空问道:“你们为何到此?”

妇人气喘吁吁,未来得及开口,孩童跪拜跟前,抢先说道:“我猜测道长定为不能解救众人而内疚伤心,心有不安,特来探望。”

孩童上山只为关心道长,悟空听闻一惊,说道:“天色已晚,不怕山中危险吗?刚才那妖怪就住在山中。”

孩童道:“死而复生,何惧生死?”

悟空道:“你这毛孩,果然与众不同啊。你为何要拜我为师,除了报恩,还有何志向?”

孩童道:“大丈夫之所愿: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息。若得道长之能,定能得偿所愿,望道长成全。”语毕,再次叩首。

悟空看这弱小孩童,目光中充满自信和坚定,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怪诞不经,虽说有些狂妄,但遇事镇定自若,着实令人刮目相看。不过此子非悟空前世,悟空绝不会耗费法力于此,不如考验一番,再作打算。

于是悟空说道:“老孙尚有要事在身,不便授你法术。你若真有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