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孙游岳修行之所。昨日到来,仅为托付一有缘弟子于他,明日便走。看来你我只能有缘再见啦。”
孙悟空笑道:“也罢,有缘再会,告辞!”
简寂道长携徒子徒孙送孙悟空师徒二人至道观门外。悟空暗示法知召唤筋斗云,师徒二人即刻驾云而去。众人大惊,连忙跪拜:“果真是神人也!”
孙悟空离开道观,却显得越发迷茫,心中自问:“是改变世界,还是自我改变?佛祖之心又有何深意?穿越古今究竟为何?是对?是错?”
孙悟空感悟良多,但想到真身在另一时空依旧被压在五行山下,一切再被抛在一边。
法知见悟空面色多变,定有心事,于是问道:“师父是否仍为法力而苦恼?”
悟空道:“如今老孙法力所剩无几,仅凭你一人,如何救出真身啊?”
“如何能重获法力呢?”
“若能找到月光宝盒,再行穿越,可聚集更多前世今生灵力。”
“可惜宝盒尚不知在何时空啊!”
“唯有找到小石头,才能得知宝盒下落,只是老孙连小石头在何时空都不得而知啊。”
“徒儿有一法,可寻的小石头下落。”
“快讲!快讲!”
“师父所练觅灵之术须二人四目对望,若师父法力不足以施展,徒儿可对师父一试,不知可否?”
“啊!言之有理!法知前世也是老孙前世。是老孙糊涂啦,竟没想到此法。好徒儿,还不快快施法,更待何时?”
法知走近悟空施法觅灵之术,找寻前世。一旦找到小石头,便可找寻月光宝盒下落。有了月光宝盒,才能再次回到当初时空。
一番施法后,二人惊呼:“菩提祖师?斜月三星洞?”
悟空叹道:“斜月三星洞乃虚实交结之地,老孙来自另一时空,恐怕难以进不得呀。”
法知道:“师父进不得,徒儿或许进得。”
悟空欣喜,赞道:“对呀,法知乃当前时空之人,定能进得。走,带老孙前往斜月三星洞。”
二人来到方寸山上空俯视,眼前景色如此熟悉,虽不见老翁垂钓,不见歌者砍柴,但山还是那山,道还是那道。二人径直来到悬崖绝壁跟前按落云头,见面前云雾依旧,崖边老树参天。悟空凝望浓雾,却显犹豫,自言道:“不知师父可愿与我相见啊?或许根本就见不得,即便见得,又如何索要月光宝盒?哎……”
法知道:“师父,既然已经到此,又何必多想,一去便知。”
悟空点头,说道:“嗯!言之有理!走。”
法知背上悟空,跃入浓雾之中。法知问道:“师父!斜月三星洞究竟在何方位?徒儿盘旋许久,未有可踏之地呀。”
悟空道:“老孙险些忘了,须待日月同辉之时,方可进入。”
“日月同辉?”
“日渐西山,月明天边,瀑布出声,云开雾散。”
“等到何时才见日月同辉?”
“老孙已虚度数百年,多等些时日又何方,无论等到何时,老孙都要等。”
二人再次回到崖边杂草丛中,悟空盘膝而坐,闭目静修。法知则守护一旁,四处张望。方寸山中树林茂密,整日雾气腾腾,阴雨绵绵,二人一等便是半年。
一日,悟空从四处搜集来一堆枝叶,盘坐草丛中,一边修整,一边说道:“好徒儿,快去抓些飞鸟来,越大越好。”法知不解,问道:“师父是否觉得山林阴冷,用这些枝叶搭建容身之所吗?”
悟空道:“老孙做对翅膀,也可自由飞行啊。”法知一知半解,领命而去。
悟空正欣赏手中树枝翅膀,这时微风吹过,云雾散开,恰见山顶红日沉落,半月隐隐显现天边,瀑布冲打石壁,传声入耳。法知跳上枝头,惊呼:“师父,快看,日月同辉,日月同辉。”悟空听闻,拨开杂草窥探,边起身,边喊道:“法知,快,快带老孙到对岸。”话音刚落,悟空再次摔入草丛。
法知扶起悟空,携手飞向对岸,落在石阶前。果不其然,斜月三星洞乃虚实交结之地,眼前一切法知并未察觉有何异样,而悟空从不同时空而来,所见只是虚虚实实,忽隐忽现。然而,眼前景象却令悟空惶恐不安。石阶破裂,碎石散落,石缝中杂草丛生。斜月三星洞乃菩提祖师洞府所在,昔日弟子无数,热闹非凡,而如今周天第七界圣境门前为何如此这般破败?难道……简直细思恐极,悟空目光凝聚石阶最高处,惴惴不安。
法知四处张望,并未察觉悟空异样,问道:“师父,斜月三星洞在何处呀?”
悟空淡淡说道:“石阶尽头便是。”
法知仔细察看,疑惑不解,问道:“石阶逐级缩小,尽头也不见洞门啊。”
悟空将手中树枝递给法知,说道:“随我来。”法知接过树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