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难以领悟高深法术,与如来之言颇有几分相似。只可惜当初只是尊从祖师之意,静心打坐念经,并未揣摩其中深意。学而无用,不求甚解,水过无痕,徒劳无功。
见齐天大圣无从反驳,陷入沉思,如来接着说道:“天道轮回、因果循环正是为了天地平衡,今世修行可为来世积累天赋,终究将无欲无求,得以永生。反之今世作恶必有恶报,或在当下,或在轮回。你可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盘丝大仙穿越神魔两界导致魔灵侵蚀,才会被降魔刺所伤,魂飞魄散,险些灰飞烟灭。大圣!你再往下看看凡界是何等情形。”
齐天大圣低头看看脚下----山林中,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碎石断木,黑烟滚滚,四处火山汤海。小石头和法知用尽法力,均被压乱石之下,已无生息;山脚下,断井颓垣,一片废墟,巨石散落到处可见,村民四处寻觅亲人,哭声一片;再看众仙山,硝烟弥漫,尸横遍野,满目疮痍;回望天空,琼楼陨落,断柱残瓦悬浮凌霄宝殿四周,破败不堪。
佛祖之言鞭辟入里、深入浅出,眼前所见惨绝人寰,孙悟空痛彻心扉,猛然悔悟:“一切竟是俺老孙所为?我无意要毁灭这一切,只是老孙为图一时之快,造成后果如此严重。功高无德,修为不足,这次老孙真的错了!”耳边仿佛又听到法知和尚那番话,悟空顿悟了:“此刻再不悔过罢手,必定追悔莫及。”于是收起手中金箍棒,丢进耳朵眼里,问道:“佛祖!老孙现已成魔,铸成大错,为时晚矣。”
“何为魔?”
“魔?魔者欲乱阴邪、嗜杀成性。”
“别忘了你可是齐天大圣。”
“齐天大圣?无恶不赦的齐天大圣?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佛祖是在取笑老孙吗?”
“你曾经是,往后还可以是。”
“即便老孙闹得天翻地覆,还能是齐天大圣?”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老孙手中金箍棒,只会打打杀杀,放下便可成佛?岂不是颠倒黑白?佛祖说笑了。”
“本座有幅画,请大圣鉴赏。”说着,飘下一幅雪景图卷。
“一幅寻常雪景图罢了,有何特殊之处?”
“敢问大圣,雪景是何色彩?”
“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当然是白。”
“此图用何作色?”
“水墨。”
“水墨是黑是白?”
“……”悟空一惊,不敢作答。
“手中利器本无黑白,善恶源于心。从你收起金箍棒的那一刻起,你已重获新生。”
“重获新生?”
“历经磨难,重新认识自我,便是重生。”
“可是……”
“大圣,你几经周折,再闹天宫,并非只是为天宫宝座,为众生谋利,而是因你心中仇恨。你恨技艺精湛却无人赏识,你恨善心一片却被人误解。”说着,画卷中冰雪之下钻出一株夜来香,飞出画卷,“大圣请看,这株花名为夜来香,仅在夜间开花,不为引人注目,不为博取赞赏,只是开放自我,芳香自我。人生在世,为何定要做他人眼中的英雄?为何是为期待他人赞美?常言道,愚者待人识,智者勤观己。期待他人了解,不如多些自我认知。放下他人眼光,不去争强好胜,不去爱慕虚荣,岂不多些轻松自在?
愚人动嘴唇,智者用心诚。
狭隘好斗狠,慈悲无须争。
时时耍嘴横,事事好争胜。
看似赢一时,终究成孤身。
笑骂由他人,吃亏让三分。
看透不自困,心宽赢一生。
懂得取悦自我,放宽自我,才是真正的悟。”
“此花性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之地,耐旱、耐瘠,不耐涝,不耐寒,怎会在这冰雪之中?”
这大圣,在此刻不悟佛法,竟然还解析夜来香之由来,简直风马牛不相及,不过这倒是弄得佛祖不知如何作答。
“额?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大圣可破石而出,一株夜来香雪中而出,未尝不可。此刻何必在意它生于何处?领会意旨便是。”
言归正传,孙悟空凝望夜来香,想到自身竟不如一株花,于是低头沉思:“
究竟为何大闹天宫?
是因巧配姻缘却痛失佳人?
不,只因老孙不懂珍惜,错过了缘。
是因天兵神将围剿花果山?
不,只因老孙玩弄神棒,戳破了天。
是因猴子猴孙终不得长生?
不,只因老孙有背天道,以偏概全。
是因幸逢恩师却欠守孝道?
不,只因老孙弄鬼掉猴,损师颜面。
一切皆非上天不公?一切皆非命运捉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