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妖界;你这前世与来生本不属于当下时空,葬身在此,化为虚无,也算是还原本初,随其自然也并非坏事;”玉皇大帝扫视凡界,唤出一图卷,其上写有《山海图》五藏卷字样。
玉皇大帝指尖微微拨动,图卷便凌空展开。悟空定睛一看,图卷之中硝烟弥漫,满目疮痍,与脚下凡界情形如出一辙。
悟空疑惑之时,玉皇大帝道:“云中子,取我先天妙枝来。”
云中子驾云来到玉皇大帝面前,呈上一碧玉嫩枝,枝头初开三片新叶。云中子见玉皇大帝点头应允,便执先天妙枝默念咒语,凌空画符,采集天地灵气。一笔挥向天,大地万物升灵魂,二笔刷向地,浩瀚天宇落星尘。片刻间,天地之间点点灵光汇聚,跟随先天妙枝在云中子四周盘旋,终凝聚于三片新叶之间。接着云中子飞临图卷面前,挥洒疾书如行云流水,书法飘逸,字字相连。落下第一笔,便是一长句,顿时云雾弥漫,覆满图卷,阴云之下暗无天光,一片漆黑;再落第二笔,又连成一行,随即电光闪耀,雷声震天,天地之间暴雨倾盆,洗刷大地;第三笔收笔,已成一诗篇,接着狂风大作,硝烟风散尽,世间各界万物复苏,城池乡村尽皆焕然一新。再看脚下凡界,已随之而变。
悟空惊叹不已,众神仙亦是赞不绝口。
玉皇大帝道:“世间经此一劫,已然面目全非,山川横移,江河改道,大陆分离,海域换位,四大部洲已成七大部洲。暂且洗净生灵此段记忆,一切将成过往,当开启新纪元。弃旧迎新之日便为新元元年元月初一。”
悟空连连拱手拜谢,却一言未发,静待玉皇大帝运筹决断。
“盘丝仙子虽有佛祖油灯护佑,但终须在天庭有个名分。”玉皇大帝说着,唤来武曲星君,问道:“可有合适的女官职位?”玉帝专程为盘丝大仙安排官职,用意自然是壮大天庭实力,怎会让西方如来白白得了便宜?此刻发问武曲星君,并非只是简单一问,而是命他禀报答案。
武曲星君心中自然明白其中道理,上前一步,回答道:“启禀陛下!天庭女官职位较少,暂无空缺。不过当年皓月明灯延误开启,险些酿成大祸,不如在广寒宫增加一替补副职,名曰‘闰月之神’。如此一来,也可保皓月明灯万无一失。”
太白金星道:“盘丝仙子如今以佛祖灯芯为体,封神是否言之过早?不如暂列修仙册,唤作灯芯仙子?”
武曲星君道:“盘丝仙子身处西方,以灯芯为体。而任职月宫,可元神脱体,回归神位,也顺理成章。”
太白金星与武曲星君一唱一和,乃顺应天意,如来自然心知肚明,于是推辞道:“盘丝仙子虽暂居西方,毕竟是天庭女官,不如唤作闰月仙子吧。”
悟空淡淡言道:“仙子元神集紫青二气,不如唤作紫霞仙子。”
太白金星道:“青牛载圣出边关,紫气东来祥瑞环。此乃吉祥高照之意啊!”
玉皇大帝听闻后点点头,说道:“嗯!封盘丝仙子为广寒宫闰月之神,暂入修仙册,赐名紫霞仙子,居佛祖座边灯台,聆听佛法,驱魔静修。每三年一次赴广寒宫当职,每次一月,掌皓月明灯。如遇紧急,随时听从天庭调遣。”
“多谢玉帝!”齐天大圣见心中牵挂之事被玉皇大帝三言两语便一一化解,心中悬石逐一落下,顿感平心静气,再看如来佛祖身旁油灯火苗然然,向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行礼谢恩,接着纵身跳上如来掌心,静待佛祖发落。炼狱魔甲随即从悟空身上逐件脱落,碎裂成灰,飘散无影。
如来佛祖向玉皇大帝望去,见其点头认可,接着轻轻反转掌心。一座大山化作五行,缓缓压下。这五行山虽说降速极慢,犹如鸿毛一般,忽忽悠悠,但毕竟是座大山,落至地面的那一刹那,依旧是地动山摇,尘土飞扬。
尘烟散尽,天空飘降片片雪花。
枯叶离枝辞秋疼,
天降柔雪抚疤纹,
落地无声融水去,
不留树枝一滴痕。
黄叶悄悄离别枝头,依依不舍得告别这一秋,显然还带有些许伤痛。小雪便如期而至,柔弱婀娜从天而降,仿佛在轻抚落叶分离处的伤疤。
落叶心情平复了,沉睡中带着安详。枝头伤疤合拢了,一如往常在风中摇荡。雪花飘落地面,随即融化成冰水,渐渐消失。这场小雪并未想改变自然的色彩,只是来时匆匆,去也匆匆,仅在这天地之间一游而过。
接着如来佛祖在山顶处轻轻一点,露出一井洞。
玉皇大帝面露疑云,一旁太白金星上前问道:“佛祖,这是为何?”
如来佛祖解释道:“老僧见五行山密不透风,倘若这猴头如此闷在山中,更会浮躁,不利于思过忏悔,于是开出一透气井洞。”
太白金星说道:“这妖猴虽已认错,但妖毕竟是妖,智浅多变、我行我素。如若甘愿受罚五百年,姑且能信他诚心忏悔。万一他受不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