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草木皆兵阵,此为木阵;
此阵仿佛茂密森林,万木峥嵘、浓荫遮天、荆棘密布。魔入此阵,便会藤蔓滋生,束缚全身,上有荆棘鞭打,下有地茅乱刺,再有王花吞噬,逐渐消亡。
炎南陵光朱雀真君镇守真火焚天阵,此为火阵;
此阵如同八卦火炉,一片火海、热浪翻腾、火光冲天。魔入此阵,便会烈火熊熊、炽焰炙天,火鸟四袭,转瞬之间便将灰飞烟灭。
尊师菩提老祖镇守幽门石窟阵,此为土阵。
此阵恰如石林丛生,巨石林立、石门幽洞,四通八达。魔入此阵,便会乱石崩云、天旋地转、四分五裂。其后便被吸入幽洞,埋葬于此。
五行伏魔阵第二道由相邻各阵相生而成,称作生五行阵:
一为含沙射影阵,此为金水阵:
此阵东西南北各悬有五面铜镜高悬,朝向各异,轻轻摇曳;底面为一汪清水,顶面则为一巨型明镜,正对水面。明镜下方悬有一盏球型明灯,好似一轮明月。魔入此阵,必将激荡水波,月影消失,则触发明灯射出万道寒光。但凡被寒光射中,便会穿透溶解,魂飞魄散,化为乌有。纵会飞腾,亦有铜镜摄影,在劫难逃。
二为碧水迷雾阵,此为水木阵:
此阵分为五潭,各潭水草杂乱、茂林修竹、雾霭苍茫、陷阱密布,潭潭相连。魔入此阵,必将触发陷阱,被水草缠裹,不得动弹,接着便有蛟龙翻腾,锁紧吞噬。魂魄溶于龙体,被蛟龙吸收,为阵所用。
三为炭火弥烟阵,此为木火阵:
此阵枯木丛生、炭火满地、烟炎张天、寸步无光。魔入此阵,便炭火横飞,炎烧魔身。又有浓烟滚滚,难辨方向,引魔入阵深处,无法摆脱,直至化为火种,融入炭堆。
四为九莲宝灯阵,此为火土阵:
此阵悬有九盏神灯,宝灯形如莲花,亮如白日,似九日炙地,热浪翻腾。魔入此阵,便会天崩地裂,九灯无序盘旋,喷射出炽热火球,有如天火降临、炬石炼狱。每个火球还附带着流星火雨,遇魔便烧,无处可逃。
五为玉雪剑翎阵,此为土金阵:
此阵冰天雪地、大雪纷飞。魔入此阵,上有飞雪强袭,势如刀轮,玄冰崩天,势如飞箭;下有雪猿狂奔,怒吼咆哮,雪球飞滚,碾压冰封。冰锥炸裂,魂魄无存。
五行伏魔阵第三道由五行交互相克而成,形成逆五行阵:
一为狂雷天牢阵,此为金木阵,天雷滚滚、虎踞龙盘、电闪雷鸣。魔入此阵,似虎啸龙吟、狂雷禁锢、五雷轰顶、闪电连锁,爆裂身亡;
二为暗香疏影阵,此为木土阵,枝繁叶茂、百花齐放、芬芳馥郁。魔入此阵,便剧毒弥漫、迷惑心智、互相厮杀,同归于尽;
三为天地乾坤阵,此为土水阵,巨石林立、泥石流淌,地泉涌动。魔入此阵,即山崩地裂、泥石奔流、泉涌地卷,无处逃生;
四为九霄风雷阵,此为水火阵,浅滩浑水、熔岩翻滚、雷电交加。魔入此阵,将惊涛拍岸、熔浆喷发、雷霆万钧,融入岩浆;
五为流星火雨阵,此为火金阵,乌云滚滚、悬石飘摇、热石似焦。魔入此阵,必流星飞电、焦石炸裂、电光火石,化为灰烬;
五行伏魔阵第四道由五行合并而成,形成中央阵:
中央阵即为三合五行符盘阵,分上星宿符盘与下五行符盘。上星宿符盘以道之精气为符,洛书十二宫,即壬子同宫,癸丑同宫,艮寅同宫,甲卯同宫,乙辰同宫,巽巳同宫,丙午同宫,丁未同宫,坤申同宫,庚酉同宫,辛戌同宫,乾亥同宫。三宫位中泱天池,九宫围绕。下五行符盘则以物之精气为符,地母翻卦,先天卦爻为边,分二十四山盘与七十二龙盘。
此阵天地相应、奇正相生、阵间容阵,亦可演变为星相悬锥阵。星相悬锥阵即为八极莲花阵,菩提为心,四兽为翼。风雨雷电、悬浮飘渺、幻化虚无。
三合五行符盘阵符无正形,以气而灵,可谓隐显莫测、经纬变动、循环无端、变化无穷。
这《山海图》中妖魔数以千计,轮番冲阵,死而复生,源源不断,简直是修炼绝佳之所。
虽有菩提祖师引导,四灵兽亦是法力高强,但五行伏魔阵阵法玄妙,变幻莫测,修炼领悟仍需十年之久。不过凡界度一日,洞中数一月。在这斜月三星洞内修炼,仅三五月便可大功告成。
一日菩提师徒在洞中修炼,十二剩仙则在洞外修炼法阵。突然浓雾之中忽有一队飞妖怪悄悄降临崖边。飞妖腰系藤枝,从身后抽出木桩,猛力插入石缝之中,再解下腰间藤枝,拴在木桩之上,形成索道,接着一声口哨,对岸妖群沿索道跃过悬崖。待十二剩仙察觉之时,妖群已如开渠之水,涌至石阶前。十二剩仙见走兽满地,便站立一排,严阵以待。这时天空卷起大风,吹散云雾,只见飞禽成片,如乌云遮日。丘山见诸剩仙均赤手空拳,灵机一动,转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