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晴空碧水天,
悠悠白云过山巅。
绿柳杨梅青紫衣,
薄雾香霭纱裙边。
山禽对语青松前,
仙鹤齐飞碧桧间。
馥馥柔草痴迷舞,
滔滔绿水浪山涧。
浮屠山中有棵香榧树,高十丈,胸径六尺,树干挺直,大枝开展。树冠上空彩凤盘旋,枝叶梢头玄鹤展翅。左侧麋鹿衔花,右侧山猴献果。仙禽灵兽中心、繁枝茂叶树枝之间有一柴草窝,一只白鸽绕过彩凤玄鹤,穿过麋鹿山猴,落在草窝边。草窝中盘坐一长眉僧侣,身着乌金袈裟,一杆藤木环蛇杖立在身旁,此人正是乌巢禅师。白鸽“咕咕”细语一番后,一道灵光忽从浩宇深处中射出,穿过星辰天河,再过碧空祥云,转瞬之间射入草窝,汇聚乌巢禅师体内。禅师睁开双眼,起身来到枝头,向东方望去,接着一甩双袖,化作一道黑影,飞腾而去。
炎炎天光压群山,
徐徐云影绿林闲,
影中自有灵猿啼,
只见枝摇不见仙。
夏日炎炎,烈日暴晒之下,花果山静若死灰。幸有数朵白云自东南向西北缓慢漂移,在此逗留。而在云影之中,清晰得听见灵猴吱吱喊叫,但只看见树枝在云影中轻轻摇晃,却不见任何灵猴身影,也不知是猿还是仙。
数十里外,锦屏山脚下,车马仪仗队整齐排列,停滞不前。一方士碎步奔来,跪拜车前,言道:“启禀陛下,花果山圣地已到,恭迎圣驾。”
这时,门帘揭开,车辇中踏出一人,高八尺六寸,体态雄伟、英武潇洒,霸气凌人,正是当今始皇帝。始皇帝站立车辇外,向山顶眺望,群臣随即跪拜迎驾,唯唯诺诺。始皇帝意气风发,走下车辇,领百官步入山林,来到一祭桌前。方士言道:“恭请陛下先行祭拜,再入仙山。”正当始皇帝拈香准备祭拜之时,不料天空惊现晴空霹雳,接着地动山摇,震得人仰马翻。一阵山崩地裂过后,眼前竟是一片大海,而苍梧、郁洲两座仙山则向东海漂移数十里。
众人茫然,而方士却惊呼道:“仙人果然在此处,请陛下下令征调船只,前往仙岛。”
始皇帝听闻,大喜,听从方士之言,即刻下旨。
几日后,始皇帝领数十位近臣及侍从、护卫,乘小船乘风破浪,登录仙岛。护卫探报一小道蜿蜒而上,直通主峰。方士说道:“此道正为陛下而备,此乃天意啊。”
始皇帝大喜,率众全速登山。
山林中,猴群正时刻关注众人动向,其中领头者为两只通臂白猿和两只赤尻马猴。一通臂白猿道:“我等已将仙山推入大海,凡人居然还不罢休,果然烦人啊!”
赤尻马猴道:“看来只得将路彻底断了才行啊!”
另一赤尻马猴道:“只能如此了。”话音未落,通臂白猿腾空而起,施展妙法,向山林劈去。
只听得一声炸裂之声,山中现出巨大裂缝。裂缝越扩越大,形成断崖,将花果山一分为二。通往石洞之路就此被山涧隔断,而石洞则被碎石掩埋。
始皇帝站立崖边,仰望大山,龙颜失色,向天怒问道:“这是为何?”
见始皇帝怒气大发,声宏如钟,群臣胆寒,伏地跪拜,而身后方士忙疾步上前,说道:“启禀陛下!
洞同天地,浑沌为朴,
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山下之洞,聚浑浊重气,
为炼妖之地;
山上之洞,聚明澈灵气,
为修仙之所。
此洞随山缓升,定是仙道修行登峰。”
始皇帝大喜,目光紧紧锁定悬崖对岸,说道:“既然找到神仙啦,快快搭建索桥,过崖拜仙。”
方士道:“不过此仙道施法做了这屏障,意在劝退凡众,勿扰了其清修。即便跃过悬崖,恐怕见不得真仙啊。”
始皇帝转头问道:“寡人不远千里而来,与仙人仅咫尺之遥,这该如何是好?道长可有良策?”
方士道:“想必仙道早已算出陛下造访,故而以石为引,还望陛下北上寻仙。陛下请看!”说罢,方士指向山顶。
始皇帝见山顶一巨石横卧,直指北方,于是摇头哀叹,只得拜别花果山,不再打搅。
十日后,孙悟空重回花果山,远看此处只不过是一座百丈小山,显得些许寒酸。山顶坑坑洼洼,四处积水成池。
孙悟空四处寻觅,偶然望见小树矗立崖边,顿时想起当年一跃断崖成猴王,相信此处便是花果山水帘洞,于是飞过断崖观望。
此刻大雨刚过,“水帘洞”却不见瀑布水帘,只有碎石杂草遮掩。洞外不见深水幽潭,唯有一池洼水入眼。孙悟空施法移去碎石,铁板桥果然显现。
孙悟空钻入洞内,走走看看,见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