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6章 传言 (1/2)

锦和苑,夜已深。

小皇帝沈悟正在案头翻看那些早已被张怀旦筛选并已经批阅过的奏折。

他要做的就是在这些奏折上盖上那枚印章。

而印章,是张怀旦留给他的最后一道屏障,其目的是用于堵住悠悠众口,其作用是形同虚设。

毕竟被批阅好的奏折,他便没有不盖章的道理,若是不盖,张怀旦自另有一番纠缠,无论如何,他都身不由己。

高迎庐立在一旁:“皇上,时辰不早了,该歇息了。”

沈悟用手揉按着太阳穴:“高卿,新任总管付简,你可有查核清楚,他可与国舅有何瓜葛,或者近日与国舅有何交集?”

“没有。”高迎庐答道:“付简六岁以孤儿身份入宫成为内侍,宫外早已没有了亲眷,我们之所以比张国舅先一步知晓王洪的死讯,也是他找人快马加鞭传回宫中的。”

沈悟合上奏本:“方知他不会是下一个王洪?”

高迎庐道:“王洪是张国舅远亲,而付简从小长于宫中,得先帝恩惠,自是忠于皇上的。”

“那你呢?”

高迎庐登时后退一步,单膝跪地,抱拳道:“臣忠于大良,忠于朝廷,忠于皇上。”

看着几个字将高迎庐吓得面色煞白,沈悟知道自己多疑得有些过头了。

高家三代镇守要塞,只因高迎庐是平远侯次子,便被接往京中编入了锦衣卫,而他大哥袭爵继续留守边地,怀疑谁都不能怀疑他。

“起来吧!”沈悟道:“堂堂翰林学士,向来以清高孤傲为名的柳宗衡,竟然将爱女嫁与国舅之子做妾,叫朕怎么能不心惊?”

高迎庐自然知道他指的是什么。

柳宗衡的女儿柳忆雪,前几日只经过了官媒说和,连三书六礼都没有,亦没有豪门大家该有的隆重婚宴仪式,就那么简简单单被一辆马车迎进了国舅府。

因为身份是妾室。

柳宗衡顿时成为了朝中那些清高文官的众矢之的,暗地里被所有人口诛笔伐。

说他为了巴结张国舅不惜卖女求荣,白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

然而羡慕他的人也不在少数,毕竟以目前朝中的局面,将来这天下易主也不是不可能,如今是妾,将来的前途却是不可限量。

于是,朝中大臣,就此事暗暗的分为了两派。

但那些弹劾张国舅的奏折,根本到不了沈悟手中,想要了解所有人的心思,只能靠锦衣卫暗访。

而锦衣卫指挥使顾辞在张国舅的搅合下,也渐渐让沈悟起了疑心。

皇帝目前能依赖,能信任的人,只有高迎庐了。

高迎庐道:“皇上,或许柳大人,有苦衷呢?”

沈悟嗤了一声:“翰林院的人不是向来宁断头不折腰吗,既已经不怕人背后戳脊梁骨了,他还能有什么苦衷可言!”

两个人正说着话,一个衣着华贵,面相极清秀的少女在新任大内总管付简的带领下进了殿。

付简行礼道:“皇上,时候不早了,该就寝了。”

沈悟睨了那女子一眼,扯了扯嘴角,眼里闪过一丝讥笑,遂又恢复了常态。

“你们都下去吧。”

“是。”

一众内侍宫女包括高迎庐和付简都退出了锦和苑,独独留下了这个女子。

沈悟招招手,女子缓步上前,双手慢慢扶上他的肩:“皇上,让臣妾服侍您就寝吧。”

沈悟抬手握住了她纤细葱白的手指,女子顺势将头埋进了他的颈间,沈悟重重地吐了一口气。

转过头来看着这个被太后塞入他后宫的兰妃道:“朕今日晚饭吃得太饱,没有睡意,不如你陪朕出去走走吧。”

兰妃乖巧的点头:“好!”

沈悟拉起她的手出了锦和苑的门,屏退了那些预备跟随的人。

“去永宁宫,看看太后可有安歇。”

兰妃也不过十六七岁,正是少女怀春的年纪,自从皇帝登基后便进了宫,数月以来,皇帝虽多次与她同寝一屋,却从没正眼看过她一眼。

直到这几日张国舅气势汹汹到锦和苑劝谏皇帝,既然已是一国之君,自当考虑皇嗣之事,不可冷落后宫……

还说若是兰妃让他有所不满,便重新甄选女子入宫来侍奉左右。

皇嗣?冷落后宫?

这等房中的私密之事连起居注都不知道,张国舅怎会知道。

这让他更加确信了自己的疑心:这个兰妃就是张国舅的人。

被沈悟一直紧紧攥着自己的手,小姑娘面颊通红,心头发烫。

沈悟察觉到她手心里都是汗,便更用力,将她的手握得更紧了些。

两个人借着月色来到了永宁宫门口,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